四海相传福地幽,天然胜概镇炎州。百千万状山争秀,三十六回江转流。
岩下鸡鸣玄圃月,云边雁度翠微秋。人间自有栖真地,何必浮槎海上游。
猜你喜欢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吊古”是古典文学中的常见题材,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几乎又没有纯粹的“吊古”。绝大多数吊古的文字都是“借力打力”,真实目的在于“伤今”。徐灿身际乱世,这首《青玉案》中“伤今”之意尤其明显,其中的“芜城”、“伤心”、“血泪”、“人事错”等字样饱蕴沧桑。这首词应注意两点:第一,词中的“芜城”指扬州,有鲍照传世名篇《芜城赋》可以为证。从“羊车”典故(《晋书·后妃上》:“(晋武帝)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横江锁”典故(晋武帝时,王濬水军东下平吴,吴人在西塞山横江装设铁锁阻挡船舰)及化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意来看,主要又凭吊金陵。扬州为长江天堑之门户,史可法守城失败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屠城事件,而南京又为明初都城和为南明弘光政权首都,在明清之际是牵动人心的两处“要穴”。所以,徐灿的“吊古”就格外具有着“当下性”,从而引起知识群体血泪交迸的同感,自然也就“为世传诵”(张德瀛《词徵》)。
第二,单只题材选择的得当尚不足以令这首词成为一首名作,其成功的奥秘还在于作者交织多种意象、笔法,构建出绮丽而沉郁、细腻而大气的多元审美境界。简单说来,词上片以婉约伤感为主,而“芜城”、“半月模糊”等意象又颇沉挚开阔;下片铸语沉雄,情致悲郁,“烟月”、“莲花步”之点染又见出细腻深邃的历史情怀,因而别具一种撼人的力度。倪一擎《续名媛词话》评价此词“跌宕沉雄”、“不似绣箔中人语”也应该是着眼于此的。
系缆兰溪岸,开襟柳驿窗。人争趋夜市,月自浴秋江。
灯火疏还密,帆樯只更双。平生经此县,今夕驻孤幢。
有虎竞磨牙,逢人事攫拿。夜声闻别坞,晓迹印平沙。
迫路奔惊犬,藏林噪乱鸦。过舟无可奈,极目是蒹葭。
悄芳园、松阴欲堕,疏疏颇适人意。旗枪摘向松阴里,沾上一襟凉翠。
闲无事,唤便了、来寻安铫支炉地。行行且止。任敲火石眉,调泉井底,趁着晚天霁。
偶触拨,幸草劳新身世。因而于此憀憩。轻瓯相对祛烦虑,想到槐南应悔。
休也未。莫再恋、芬华久被嚣尘累。披图自咥。姑濯笔抄经,焚香颂佛,更与鹤随喜。
松云自古从军路,断肠今夜歌袖。越罽花茵,衙香锦袜,一骑红鸯载酒。
落鸦亭堠。正阮笛悲凉,绿腰翻后。猎猎西风,河声并入指弦骤。
渔阳客子愁绝,旅怀都付与,冷月衰柳。偶发狂言,暗惊丫鬓,可许杜樊川否。
沙场依旧。问小队郊垌,几时还又。醉脱征衫,倩他双素手。
诗书传女似中郎,杞菊同盘有孟光。
今日鹧鸪鸣蹇蹇,他年鹦鹉恨堂堂。
遥看暝色下渔汀,金鸭香消酒半醒。倒转船头元有意,槛边人报放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