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喜逢春亦自怜,新晴风物此花前。蝶狂有意如耽色,树老无枝莫记年。
钟虡尘深唐九庙,金铜泪尽汉中天。二三豪俊今何在,愁绝孤臣雪满天。
猜你喜欢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cù)浪,散作满河星。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参考资料:
1、田国钰等编著.中学生古诗文助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2:第47页
2、薛瑞萍,徐冬梅,邱凤莲丛书主编;邱凤莲本册主编.亲近母语日有所诵小学三年级第3版:长春出版社,2011.06:第75页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欢馀惜对清谈剧,远路行嗟又怆违。
寒蚁酒空催客别,晓骊歌罢怨人归。
乾风摆柳衰条短,骤霰迷鸿侧阵微。
残岁念君同恨恨,丽章贻我慰依依。
蜀江西来春水平,洲渚萦回春日明。江头女儿唱歌去,风送杨花迷远情。
闻道东旌发,离情浩不收。水知随去鹢,山亦恋行舟。
想像经鸥渚,微茫过虎丘。别颜须一接,乘暮进江流。
村花未放溪柳含,春田霏霏晓气酣。侧身一望浩无涘,不见田塍见湖水。
远树疑摇雪浦中,轻烟恍拂银塘里。湖水明,镜面平,縠纹才没靴纹生。
一行雁影掠,一片螺峰横。似水似非水,迷离澹沱移我情。
村氓戴箬荷锄立,直讶渔师看风色。可有津边问渡人,鸭头浓绿翻江国。
水亦不可画,湖亦不可航。春水骀荡日渐长,四月麦花吹浪香。
朝绝倖恩除自少,边清妖祲檄书希。
饭馀摩腹闲行立,一抹墙东新翠薇。
一瓣真成盖一鸳,西风捲地仅能掀。花枝力大争狮子,丈六如来踏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