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骨英才孰与俦,华星明月照清秋。重伤贾谊才无敌,深恸颜渊德最优。
过墓自当留宝剑,济河谁复共仙舟。极知脩短俱天命,老泪无端似水流。
猜你喜欢
不知大梦赴华胥,犹向来人问起居。药圃春深馀故植,芸窗日永列遗书。
独怜宿草迷荒冢,安得生刍致倚庐。咫尺无由亲执绋,深惭千里巨卿车。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
有人春睡熟。
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起来香腮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
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征幰数言过,高情狎薜萝。好鸥从不厌,临凤羡宜多。
门占五云聚,人在七林科。独叹今兹别,其如千里何。
僵卧闭湥户,端居拥短裘。同云千嶂合,朔气六霙投。
带雨完偏损,牵风落仍浮。轻盈怜舞态,消没似娇羞。
柳絮惊三月,蓬壶梦十洲。无情窥户牖,随意度帘钩。
野径行应断,长江湛不流。远征愁堕指,老去感搔头。
扫径情偏懒,烹茶兴不侔。新诗怀蹇骑,狂叫喜登楼。
秋月迷清昼,天河洗赤陬。影沉知过鹭,声起得眠鸥。
凛凛为谁烈,飘飘不自由。暂因留市郭,终只恋林丘。
阴极亨阳德,光寒夺夜篝。终为江海泽,不作沼池沤。
直拟山川重,应贻鸟鼠愁。太平先有象,孤淡傲无俦。
玄兔迷湥穴,苍鹰懒下鞲。梅姿争自媚,柳脆怯枝柔。
隐几怀中立,浮槎忆子猷。欲披王氏氅,更泛剡溪舟。
为客无时了,今朝独远归。还愁三径晚,自笑此身非。
酒醒乡关远,镫残晓角微。题书频雁翼,为扫故园扉。
雕楹綵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江上秋风阵阵,水波荡漾连绵,江岸上的红花也脱下红妆,渐渐凋谢。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蓦然发现船只已到乱山的东面,再不见分别的渡口。
参考资料:
1、钱仲连等.宋诗精华二百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55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4-65
漾:吹过。脱:脱下。
被:让。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
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