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残东阁未多时,又与春光暗有期。谁遣阳春随白雪,歌来应是郢人知。
猜你喜欢
暮景萧森欲换年,宦情羁思两悠然。流光半逐红尘去,窃食能无愧俸钱。
玄英吹尽一冬阑,百里同君共岁寒。下榻几能过仲举,独传篇咏可人看。
光阴一度一年华,政暇平干早放衙。残腊送馀无一事,坐看春到万人家。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萧洒去迎秋。
香销琐闼成新梦,云映蓬莱识旧游。
须体圣心图任切,鉴湖虽好莫淹留。
远客又遘患,其如头白何。系舟沙岸久,闭户水寒多。
喜气闻关塞,军声接汉沱。废兴知运数,海内厌兵戈。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jiān)小迭邻姬讯。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绿鬟(huán)斜亸(duǒ)、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游春晚归,郊游的日子临近,收到邻家女子的书信:樱桃花落,已是清明时节,干嘛不精心梳妆一番出门呢!
一双淡眉弯弯,一副柔肠几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莺儿掠过清晨的窗外,仿佛窥探了我的梦境,婉转的叫声仿佛在说:这个人如此憔悴,可怜可怜。
参考资料:
1、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64页2、(清)纳兰性德著;聂菁菁主编.纳兰词全编全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264页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踏青: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香笺:即信笺。因少女之手,散发香气,故云香笺。邻姬:邻家女子。讯,通“信”。绿鬟:乌黑发亮的头发;斜亸:斜斜地垂下来。
浅黛:用黛螺淡画的眉毛个侬:这人或那人。生:用于形容词词尾。
词的爱好者,见过《踏莎行》,见过《虞美人》,《踏莎美人》这样的词牌名恐怕第一次见。这是纳兰性德的好友顾贞观的自度曲,一半《踏莎行》,一半《虞美人》,颇为不俗。
淡淡的春日里,闺房中的女子百无聊赖,意兴阑珊。拾翠踏青,别的女孩子求之不得,个个摆出跃跃欲试的模样。“香笺小迭邻姬讯”,隔壁的女子早早就写信相约了。可是这位女主角显然有些与众不同,她陷入了莫名的春愁:清明快要到了,正是游春踏青的好时节,邻家女伴写来信笺相邀游春。然而樱桃花都谢了,清明将过,却不知为了何事而蹉跎。只因疏慵倦怠,本就愁绪满怀,于是不愿再去沾惹新恨了。如此愁绪谁能明了,恐怕唯有那清晓窗外的流莺知晓了。
“柔肠几寸,不堪更惹青春恨”一句,点破了女孩的心事——当然,这出于人性使然,也许她自己都未曾发觉。春天万物萌生,百兽交配,人的爱欲也甚于平常。花样年岁的女孩,心中生长出了隐隐约约的欲望。女伴之间的嬉戏,已经无法满足这位女孩孤寂的心了,她需要更多的心灵慰藉,需要一位灵魂的伴侣。但是在那个时代,女子是没有主动追求爱的权利的。一个女子主动说思慕男子,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粗鄙淫贱。但不说春色,不代表没有春意萌动。古来对女子性欲的刻画并不见少,《牡丹亭》里大量篇幅讲的,其实就是杜丽娘游园思春,做了个美丽的性梦。《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一样是打着不白受人恩惠的旗号,与张生私会,且初次见面二人就共赴巫山。
绝大部分的女孩,是没有崔莺莺那份大胆的,甚至没有杜丽娘的那点儿自我意识。她们大多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爱欲有来处,无去处,只能在盈盈春景中独自辗转,将如春草般萌芽的欲望一点一滴地消磨掉。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