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猜你喜欢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又名: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miǎo)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3.
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思渺然:思绪怅惘。渺然: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共惜投荒万里天,当朝起草事空传。主恩绿鬓神仙尉,客梦青云侍从年。
盘水秋帆开瘴疠,黔阳春树隔风烟。孤臣自有丰城剑,遥夜思家向斗边。
胆瓶斜对一枝兰,羡尔高风不可攀。怪道连宵频乡梦,春风香正满深山。
爱饮蒲萄酒自携,晋阳游子气如霓。横天雪岭飞鸿度,捲地风沙战马嘶。
边色苍苍烽橹外,乡愁渺渺海云西。谁言大道平如砥,仗剑应须断蒺藜。
由来六月息天池,何异幽栖桂水湄。正字却缘知世早,移文翻讶出山迟。
梦馀翠羽花千树,题到龙公玉几枝。无那相思隔云末,美人南国妒娥眉。
汉武昔好道,燕齐方士来。纵横献迂怪,信之无嫌猜。
遥临太一坛,高起通天台。金枝殿上陈,芙蓉掌中开。
竹宫遥望拜,炯炯神光回。流连王母宴,诡谲方朔谐。
昆仑九万里,瑶池安在哉。幻妄竟何成,荒淫诚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