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长昼夜岂须惊,长与天清与地宁。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
猜你喜欢
墙有茨(cí),不可扫也。中冓(gòu)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xiāng)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扫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说出口。如果真要说出来,那话就难听死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除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详细说。如果真要说详细,那话说来可长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没有办法打捆走。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不能对人说。如果真的传开来,简直就是羞辱啊。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9-90
2、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91-92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茨: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刺。中冓:内室,宫中龌龊之事。道:说。所:若。
襄:除去,扫除。详:借作“扬”,传扬。
束:捆走。这里是打扫干净的意思。读:宣扬。
这首诗内容与《邶风·新台》相承接,主要意思是讽刺宣姜(齐女)不守妇道,和庶子通奸,其事丑不可言。诗以墙上长满蒺藜起兴,给人的感觉,卫公子顽与其父妻宣姜的私通,就像蒺藜一样痛刺着卫国的国体以及卫国人民的颜面与心灵。
全诗一唱三叹,在反复重复的数落中,一层层加深着对这一宫廷丑事的批判。在结构上,叠咏而意义递进,无论在内容、思想感情上都是一层深过一层,有效地增强着诗歌的讽刺力量。诗中之“不可埽”、“不可襄”、“不可束”,表面上写墙茨之延伸愈来愈长,几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实际上是比兴卫公子顽与其父妻私通已经到了无耻糜烂、昭然无忌的程度。诗中之“所可道也”、“所可详也”、“所可读也”,表明人们对这种宫廷丑事的议论,在一步一步的升级,几乎已经尽人皆知了。诗中之“言之丑也”、“言之长也”、“言之辱也”,写人们对于这种宫廷丑闻的感情态度,由丢脸、气愤到感到耻辱,真有一人之祸,祸及国体的感觉。
此诗三章重叠,头两句起兴含有比意,以巴紧宫墙的蒺藜清扫不掉,暗示宫闱中淫乱的丑事是掩盖不住、抹煞不了的。接着诗人便故弄玄虚,大卖关子,宣称宫中的秘闻“不可道”。至于为何不可道,诗人绝对保密,却又微露口风,以便吊读者口味。丑、长、辱三字妙在藏头露尾,欲言还止,的确起到了欲盖而弥彰的特殊效果。本来,当时卫国宫闱丑闻是妇孺皆知的,用不着明说,诗人特意点到为止,以不言为言,调侃中露讥刺,幽默中见辛辣,比直露叙说更有情趣。全诗皆为俗言俚语,六十九个字中居然有十二个“也”字,相当今语“呀”,读来节奏绵延舒缓,意味俏皮而不油滑,与诗的内容相统一。三章诗排列整齐,韵脚都在“也”字前一个字,且每章四、五句韵脚同字,这种押韵形式在《诗经》中少见。
石台耸立层崖高,振衣晓听天鸡号。扶桑曈昽鞭六鳌,陆离曼衍鱼龙鏖。
晴霞极目开神皋,山灵好事不惮劳。亟拓画本催吟和,白云微吐群山坳。
乍如缕缕瓮茧缫,渐如幅幅绡裁鲛。丽如词客曳锦袍,壮如卫士拥采旄。
云随山势万叠包,山荡云气千波涛。楼阁隐隐鸾凤巢,帆樯出没烟林梢。
山邪云邪一气交,三十六峰俄溷淆。天都端冕垂旒旓,相对但见青莲苞。
云中仙人鼓琅璈,手持天瓢斟玉醪。醉我一石歌浪淘,海市诗仿坡公豪。
天穷人厄任所遭,狂来梦踏蓬山翱。长风猛吹弱水舠,白衣苍狗纷尔曹。
万人海里供煎熬,玉堂天上心忉忉。
老鹤孤飞久失群,天涯怀友寸心勤。
狂生似腻宁堪近,佳士如香故可熏。
无复拿舟乘大雪,有时倚杖送停云。
秋来迳草深三尺,谁伴青灯缉旧闻。
太极原无象,梦觉亦非关。天性浑然心地,定静自能安。
只为一团私欲,便有许多驰逐,长往不知还。洪炉难着雪,点铁要须丹。
叹言湮,嗟教弛,慨经残。可怪支离末学,弃实尚虚闲。
须辨小人君子,方识霸图王道,水火异炎寒。斯文天未丧,万古仰尼山。
新里秋声不忍闻,黄埃千古宋将军。东兵二百今何在,犹有西人想似云。
缘崖涉涧上云台,古观稀逢车马来。翠柏径深长蔽日,玉鱼池浅仅胜杯。
取桃人去无遗迹,锁药炉存绝旧灰。唯仰天师凛然像,祗愁双剑起风雷。
闲筑池亭古刹边,厌将勋业写凌烟。柳湖寄傲王摩诘,丹鼎怡神葛稚川。
乐圣一尊浓琥珀,平戎三尺旧龙泉。一邱勿作淹留计,衮绣归时席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