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旌旗出海方,戈船夜度水云长。数声画角楼头起,吹落遥天万壑霜。
猜你喜欢
故园黄叶满青苔(tái),梦破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pái)徊(huái)。
梦中我回到了故乡,看到黄叶满院,青苔满地,一片荒凉景象。拂晓梦醒以后,我听到城头上军号悲鸣。
此夜梦中我未能和想念的人见面,心情惆怅,只好起来在残月下伴影徘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故园:故乡。梦破:梦醒。晓角:拂晓的号角声。
诗的首句就是对故园的思念。游宦异乡多年,时值清秋,正是黄叶飘零的时候,诗人猜想家中庭院台阶上一定是黄叶堆积了,这便点名了思乡的时节——秋。所谓落叶归根,诗人却漂泊于异乡。思想的情绪从诗歌开端即起。笼罩于全诗,同时也照应着诗题中“思归”二字。次句补写一笔,讲明为何会有这种思归的情绪。遭遇贬谪打击之后的诗人,仕途前景似乎灰暗无光,漂泊在外,失意时自然会想起远方的家园。因思念而梦魂牵绕,然而情深梦浅,此时听闻城头角声响起,就此便不能复睡。“角”是军中乐器,本就容易引起金戈铁马的联想,况且此时还是秋天。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写的就是这种肃杀之感,更何况此时听到角声是在梦醒后的残夜之中。几重感情叠沓而至,清夜梦醒之后的清冷,秋气渐重的清劲。角声回荡的清涩重重而来造成了清愁情绪。
随后是自述内心的空寂和思乡情切。生活中的孤寂难受原本就缺少知音,他的《归山作》写道:“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伴,古道无人独还。”认定孤寂生活难有知音,只有独自把情感寄托在青山白云之间。此时正是深夜,青山尚在夜色笼罩之下,思想肠断只有自己一人承担,这是一层哀愁;多年游宦他乡,家乡的亲人自然对他期盼多时,想到家乡自然温暖倍增,而梦醒之时只有自己一人独自冷清,冷暖之间又是一层哀愁。这种他人不见的凄楚则又加深故园之思,在《忆故园》诗中曾表明心迹:“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夜夜思归,乡情至深至切。
思归难眠,起身排遣愁绪,残月尚在,余晖犹存。“起行残月影徘徊”,把自己完全放在了一个形单影只的凄冷环境中。李白饮酒尚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顾况面对的却是残月淡光,不足以遣怀。而残月能映照自己的同时也能映照家乡,这样孤寂之情则更进一层。思乡情怀不能自已,在月影徘徊之时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暗影,自己唯有独自面对这份凄楚之情。从被角声惊起到对月徘徊,失意中思念的家乡也一点点从梦境中清晰了起来。思乡是引子,伤怀则成了全诗的主要情绪。张九龄有《秋夕望月》诗写到:“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可以作为此诗的一个补充。
此诗在梦与现实交织中表现思归的情绪,情到浓处,伤心不能自已。
疏星澹不芒,破月冷无色。千年塞下曲,忽向窗中得。
当空劲作六龙嘶,四海一声天地寂。长呼渺渺振长风,引起浮云却无力。
此声谁谓非恶声,借问何人有长策。汉家有客北海北,节毛落尽头毛白。
听此空令双泪垂,中原雁断无消息。南枝越鸟莫惊飞,牢落天涯永相失。
江上旧梅花,今夜落谁家?楼头有恨知何事,牵住青空几缕霞。
白草黄榆不见春,十年辽海困征尘。夜来正有还乡梦,残角一声愁杀人。
朔风起,万马嘶。有梦饮胡血,无书寄客归。夜深燐火英雄泪,待昼淩烟洗战衣。
兰芬馝■蔼衿裾,一片冲怀玉不如。事事拟君家叔度,祗输年少赴公车。
长陪鹤驾侍东朝,又喜承恩在九霄。报国丹心常耿耿,逢人白发已萧萧。
两京游览山河壮,匹马经行道路遥。归到金陵逢故旧,为言云树思偏饶。
三十年前识雅容,蹉跎人事各成翁。
而今头白灯明里,有酒何妨一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