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炼得九真成,异域珊瑚海上擎。井冽尚甘遗甃在,涓涓犹许汲深清。
猜你喜欢
泉涌珊瑚浸碧池,葛洪丹炼已多时。几回清浅今犹在,酌水何如忆隐之。
珊瑚深汲赤砂清,活水轻涵玉树明。葛令有丹成九转,何劳仙掌注金茎。
池畔珊瑚井,井水通潮汐。潮见珊瑚波,汐见珊瑚石。
再辟丹邱府,珊瑚井自如。灵源同沆瀣,不见紫霞裾。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参考资料:
1、龚勋.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启蒙经典-唐诗三百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70
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碛: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葱翠满西城,园林媚光景。女墙斜照明,春空霭云影。
竹啸与松吟,众妙独心领。喷薄匹练飞,洞澈毛发冷。
相对涤烦襟,如遇谷帘境。乐此遂忘机,陶然万虑屏。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
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