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家上巳修禊筵,高会兰亭曲水边。流觞取醉惜红日,四十一公情快然。
长湖高岭各游目,寄傲林丘成好篇。当时俯仰巳陈迹,一日潇洒今千年。
镜湖五月开紫莲,寻幽独扣清风舷。泠泠万籁吹远天,青山碧水争蜿蜒。
云中飞盖弄芳霭,柳下携壶坐绿烟。行行披草拂残碣,寂寂看花怀昔贤。
石桥东跨古流水,酌之聊以怡心颜。归来明月待兰渚,照我知章酣醉眠。
猜你喜欢
旧日兰订不可寻,频教胜会忆山阴。空留一纸昭陵帖,孰嗣千秋典午音。
殇短彭长今昔感,风流云散盛衰心。我来舅氏皆零落,凭吊荒烟泪满襟。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yān)脂(zhī)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匀(yún)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jiān)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
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77页。
代北燕南:泛指山西、河北一带。代北,原指汉、晋时期之代郡,唐以后之代州北部等。燕南,泛指黄河以北之地。胭脂山:即燕支山。古诗中多代指值得怀念之地。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茄、角号等诸多声响。
匀:抹。青海:本指青海省内之最大的咸水湖,北魏时始用此名。后以之喻边远荒漠之地。红笺: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等,这里是指书写信札。浑是:全是。东堂桂:因科举考试而及第称为“东堂桂”。
这首词以明月为媒介,以月之照临千里之外的闺房与边地想到了千里之外的亲人,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阕前两句写千里共明月之意,接下两句写此时独自伤悲的心情,再二句描绘相思的情景,结处则以此刻边声、乌啼烘托相思之苦之无助。月的力量是无形又有形的,月光同时弥补了两地难以逾越的距离,使词人的思绪飞跃于两地之间,频频更换的场景模糊了边地于闺房的界限。上片层层转进,曲折婉转。
下阕进一步诉说相思的痛苦。前四句说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其相思之苦状如此,奈何奈何?下二句又假想妻子也在为别离而伤感,再二句怨恨无梦可慰相思之痛,只有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聊以自慰。最后二句宕开,是“违心字”的延伸。以思妇之口,道出了征人的不关心思念自己。语虽平淡,但却更显情致绵长深婉。因遥远的距离之隔产生的抱怨于误解恰恰表现出了与妻子感情笃挚、意气相投的底蕴。
全词意象繁密,情感细腻,在缠绵悱恻的思念中平添了慷慨悲凉之气。
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
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
龟食庚庚发启光,龙颜日角映扶桑。九朝琬琰陈东序,万国山河履职方。
总道祥麟传宝箓,更看天派渡银潢。轩虞落落鸿钧转,矫首沧溟望八荒。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
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秋树泠泠白,添衣也觉寒。如何今夜月,不共昔人看。
客路风停阁,民居水破残。那堪更值此,衰草漫流滩。
阿连句里欲回春,早慎论交思不群。莫愿才堪任遗补,来参折臂大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