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问遗君,絓絓白玉紬。绸缪千万丝,自妾心中抽。
猜你喜欢
何以问遗君,四乳龙文镜。
红颜不可将,无由看妾影。
无恙(yàng)年年汴(biàn)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dī)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参考资料:
1、徐燕婷 朱慧国.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4-1:56-57
2、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36-37
无恙:安好。汴水:古河名,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曾是句:长堤,指隋堤。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近:靠近。迷楼:楼名。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该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
其一为王世禛首倡,描摹红桥风物。谓其坐落于绿杨城郭,登桥四望,徘徊感叹,亦当自迷。容若和之,曰为怀古。除了“旧时明月”,其所怀者,应当还包括长堤锦缆。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扬州;后者社会事相,指隋炀帝至汴京,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场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汴水年年,水调声声。眼前物景似乎并无变化。上片布景,以“无恙”二字,说明一切。那么,当年经过汴水,巡幸江都的帝御龙舟及萧妃凤舸,至今又如何呢?
长堤上,清瘦绿杨,不是曾为牵系过锦帆的彩缆吗?眼下所能见到的,尽为愁思笼罩。隋帝建造迷楼,已与宫女的玉钩,一起埋葬。下片说情,以长堤锦缆与清瘦杨柳对举,说明江上景物依旧,眼下人事全非,并以玉钩、迷楼,对于当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为寄吊古之情。词章因红桥之名,哀乐交乘,与原作之徘徊感叹,同一怀抱,可谓合作。
汝真秦相裔,题刻遍山崖。处处五云色,时时千古怀。
银钩看转好,玉案报仍乖。欲拟君家例,移来嵌小斋。
郡中潭德化,宾幕最为亲。申土推恩旧,荆人属望新。
雨消三伏著,潦净六街尘。酌酒欢相别,离歌且莫陈。
溪上幽居敞竹屝,溪边春水净苔衣。吟抄甫里新诗句,坐买严陵旧钓矶。
云去青山当户立,雨来白鸟傍人飞。也知习静真成简,游侠无劳问是非。
郭外多佳士,溪南好结庐。
因君爱泉石,令我想风雩。
既有琴书乐,应无世欲拘。
谁能厌朝市,来此共须臾。
阴风度严切,密雪纷如雾。虚窗觉逾明,腊纸粘飞絮。
文书不挂眼,对榻聊箕踞。春愁暗乘人,匆匆出非虑。
门前亦有酒,官禁不可酤。永怀傲江湖,何当脱羁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