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绮窗朝日晖,百花声中闻子规。憔悴林莺浑不语,差池梁燕未堪飞。
绕遍南枝又北枝,可怜千春伤别离。直从桂岭花开日,啼到巴川花落时。
巴川桂岭春难驻,越南燕北路多歧。几处听来皆下泪,谁家闻去不低眉。
佳人玉箸垂红颊,朱颜坐叹芳菲歇。览镜慵图两鬓鸦,停针懒绣双飞蝶。
长安大道皆言直,梦里相寻转相失。徒闻泪血染成花,岂料贞心化为石。
含愁含恨诉香闺,想料枝头只独栖。但令贱妆惊鸳梦,不劝行人驻马啼。
猜你喜欢
万古湖山一望央,紫阳道脉壮宫墙。
佳朋鳞集互联榻,多士云从相共堂。
地有金罍非福瑞,天将玉汝任纲常。
要知学问无他术,只在工夫不怠荒。
秋怀不可奈,驱马漕河边。
川跃时闻鲤,林嘶已断蝉。
劳心逐外物,回首是残年。
强作邀游计,登临却黯然。
一水通震泽,张帆挂秋风。霭霭天际云,迢迢江上峰。
朝饮枫桥酒,夕闻寒山钟。三年读礼馀,挟策还辟廱。
愿言枉尺素,时寄南飞鸿。
写得修眉翠欲重,笑回双颊艳芙蓉。朝来倘便乘云去,知在巫山第几峰。
招提地亦古长千,围入南城体势残。穿径石岗随缭曲,到门风叶飒清寒。
虎头无影存金粟,马鬣何年出瓦棺。尚有里民矜故事,一成台上集文翰。
老眼无眠觉夜长,揽衣不复待窗光。
明星渐淡避初日,秋露已浓生晓凉。
出草幽花红紫杂,穿林啼鸟去来忙。
是中有趣君知否?喧寂年来已两忘。
辇(niǎn)毂(gǔ)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lǚ)衣檀(tán)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
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6-207
辇:皇帝的车驾。古以“辇下”指京城。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同“辇”借指汴京。师师:李师师,汴京人。传幼年为尼,后为妓,色艺动京师。湖湘:洞庭湖、湘江一带。
缕衣:金缕衣,用金线盘绣的舞衣。檀板:唱歌时用来打拍子的檀木拍板。
《汴京纪事》诗二十首,痛感山川破碎,国家受辱,表达自己的忧伤与愤慨。这里选的是最后一首。
刘子翚写汴京的组诗,大多数通过今昔对比,列举熟知的事与物来抒发兴亡之感,所以在这首诗中举李师师的遭遇以表现汴京昔日的繁华已烟消云散。诗从李师师目前情况写起,说艳名压倒平康的李师师,在乱后流落湖湘,久经磨难后,颜色憔悴,歌喉也非复当年。诗感叹:李师师往时歌舞时所穿的金缕衣、所用的檀板现在仍在用,但都已经陈旧了,谁能相信她当年曾以美貌与伎艺使君王倾倒呢?诗写的虽然是人,主题却是从人的经历上反映国家遭受的不幸,达到了以李师师为典型反映社会动乱的目的。
通过描写往昔闻名的歌手、妓女寄托盛衰之感的七绝,在唐代就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作品,最出名的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安史乱后,名歌手李龟年流落江南,杜甫与他相会,回想起开元盛世,不胜唏嘘。诗将今昔盛衰之感,隐藏在字里行间,使人黯然欲泪,如以“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反衬相遇的难堪,以“又逢君”点出今昔,烘托出感伤,都很见锤炼。刘子翚这首诗在主题上承继前人,但一开始就直述“辇繁华事可伤”,虽简捷明快,与杜诗比,就少了含蓄。刘子翚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则与温庭筠《弹筝人》更接近,温诗云:“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在结构、布局及内容命意上,二诗都有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