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为国寸心丹,修泮时闻锵八鸾。
绿引沧溟循道入,青徘名第对门看。
宸钩日焕龙蛇动,书阁云齐牛斗寒。
未学幸陪芹藻豆,讵耽秋菊夕英餐。
猜你喜欢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中原望眼,正汉水、接天流。渐霁雨虹消,清风面旋,借我凉秋。草庐旧三顾处,但孤云、翠壁晚悠悠。唯有兰皋解佩,至今犹话离愁。迟留。叹息此生浮。去去老沧洲。念岁月侵寻,闲中最乐,饱外何求。功名付他分定,也谁能、伴得赤松游。尊酒相逢,更莫问侬,依旧狂不。
云鬟(huán)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chī)夷去得无。
酒醉后头发散乱,依靠着栏杆发现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别人搀扶我,进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无际的枯草,我从水路取道苏州,就随着范蠡退隐江湖离开仕途么?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3-105
云鬟:古代通称妇女的头发。此处特指苏轼自己的头发,这与古代成年男子束发的习俗有关。倾倒:有散乱的意思。
姑苏:指苏州。鸱夷: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主动退隐江湖,改姓更名,到齐国时称为鸱夷子皮。
上片写醉后所见的美景以及醉态中的奇想。首句“云鬟倾倒”,直接描写酒醉后头发散乱的状态。次句“醉倚阑干风月好”紧承前句,当苏轼醉后倚栏而望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美的境界:“风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在醉酒后拥有本真的自我,再加上恰好与自然美景相遇,这种“酒中趣”就显得不俗了。“凭仗相扶”一句,承上句一个“醉”字,仍写醉意朦胧的状态。就在这时,苏轼突发奇想,“误人仙家碧玉壶。”苏轼从年轻时起就博览群籍,不免于“杂学旁搜”,神仙方术之类书籍也莫不毕览,由该词所写可见一斑。这里“仙家碧玉壶”的神话传说,不仅紧扣上文酒醉之事,而且充分表露了苏轼童真与诙谐的个性。
下片写赴杭州途中所见的景物,以及途经苏州时的怀古之思。“连天衰草”句,显示了江南仲冬时的季节特征,展现了苏轼在旷野中行进时一片苍凉、凄清的景象,多少也透露出苏轼在宦游中某种疲乏、栖遑(huáng)的心态,为下文引发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预伏一笔。接着“下走湖南西去道”一句,是叙事,暗写当前赴杭任之事。“湖”字“当指太湖”,并与苏轼此次取道湖州至杭州的履历相印证,以确定本篇的写作时间,是颇为精当的。“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两句,写经过姑苏时,引起对当年归隐江湖的越国功臣范蠡的联想,以及对苏轼自我人生道路的思考。尽管苏轼的这种思考是偶发的,并不符合苏轼的“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的人生理想。
昭君村里千年恨,神女峰前一梦成。
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生。
集贤池馆从他盛,履道林亭勿自轻。
往往归来嫌窄小,年年为主莫无情。
疏稿寒林落笔迟,殿廊夜直记当时。空山落叶栖鸦影,写出荒寒老画师。
武溪百代士,卓峙曲江皋。直言称四谏,芳誉擅两豪。
朅从狄宣徽,征西标勋劳。驻宾多帡幪,感交有崇褒。
平蛮屹丰碑,笔势掀秋涛。我来溯流风,缅兹南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