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人老钓纶中,晚达那知有早穷。
顾我岩栖终作底,谩将病目送飞鸿。
猜你喜欢
雨过长江五月秋,主家宴客林塘幽。苦无奇字从人问,赖有清尊消我忧。
道士旧游寻赤壁,美人相见忆罗浮。休官便拟璜溪住,莼菜鲈鱼不外求。
月落西风急,秋萤点点流。却疑江上女,半夜弄珠游。
才名共仰三川旧,治行咸推百粤先。郡以分猷看展骥,邑缘试剧待烹鲜。
霜含白简俱称最,春满黄堂各颂贤。珍重佩刀酬解赠,君家元沐主恩偏。
倚朱檐,渐垂缨似豆,莺嘴正偷含。珠唾脂匀,珊悬网碎,深夜圆映冰蟾。
倩纤指、楼阴细摘,误惊认、红染玉葱尖。檀口香销,青衣梦杳,歌老何戡。
因念长安人远,伴飞花清宴,瘦笋同拈。路熟斜街,盘分紫禁,何日遥寄筠篮。
料还记、鲥鱼乍上,数乡味、低唱望江南。只怕流光易去,兜剩春衫。
扬子渡头晚,落帆生客愁。月明应似昔,此宿又瓜州。
旧句远还忆,孤吟谁与酬?凋零无复道,那更滞边州?
天王舟楫浮南海,大将旌旗仆北风。义重君臣终死节,时来胡虏亦成功。
身为左衽皆刘豫,志复中原有谢公。人众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鄂王宫。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这首词,《词综》作于真人词。玉蟾先生《诗余》作葛长庚词。《全宋词》“无名氏目”录此题,全文见《词综·卷二十四》。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春已暮”点明时节。“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句,画感鲜明,形象优美,洋溢着生活气息,有如春的赞歌,这里写的是乐景、“柳絮欲停风不住”句,仍写暮春之景,却使人在情绪上顿觉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让人联想起游子之飘泊无依的情状来,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鹃声里山无数”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山无数”自是“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使人倍觉悲摧,应是哀景。词的上片就是这样通过对暮春景物的铺陈描写,由乐景引出哀景来,“柳絮”句很自然地体现出这种过度与转折,并为下片抒情留下伏笔。
下片,描绘游子形象,抒发羁旅忧愁。“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远行人之写照,“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承接“山无数”,点明词人立足点,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的心情。
全词有一种浓厚的时代末落气氛,与南宋后期许多士人处境吻合。词中写景全是画笔,浓淡相宜。乐景暗含迟暮色调,渗出悲凉来。乐景转出哀景,浓重地渲染悲愁气氛。寥寥几笔写景却抓住羁旅特色,构成典型环境,表现主人公之寂寞孤单。全词展现出一幅暮春风月、独木横桥路上、天涯飘泊图来,富有情韵。(陶先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