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周左丞伯温壬辰岁拜御史扈从集感旧伤今敬题五十韵
华夷今代壹,畿甸上京遥。游豫循常度,恬熙属累朝。
六飞龙夹日,独角豸昂霄。御史箴何忝,贤臣颂早超。
咨诹新境俗,观采众风谣。文用弥邦典,忠惟振宪条。
执徐当景运,仲吕浸炎歊。愠解民心结,烦除圣念焦。
雨工趋汛扫,市令薄征徭。大口欢移跸,庸关肃卫刁。
缙云峰立晓,芗月水涵宵。徼道臣臣俊,清尘骑骑骁。
豹貙严御靮,驼象妥銮镳。仪仗真如画,车徒不敢嚣。
侏言来部落,皮币贽荒要。岳牧恭迎舜,封人愿祝尧。
六宫程缓缓,列寺思飘飘。丝袅双行鞚,璆鸣杂佩瑶。
宝钿榆荚小,锦罽草花娇。绣袄珠鞲络,香鬟玉步摇。
婕妤辞并载,王母会频邀。拾翠深沙岭,梯虹复涧桥。
天长躔北日,斗近建南杓。珍味高陀鼠,丹馨散地椒。
庐儿分逐兔,土屋竞停雕。白貉衣温座,黄羊酪冻瓢。
桓城金合沓,滦阙紫嶕峣。社稷尊王统,山河固庙祧。
明明神爽降,秩秩礼文饶。宠遂光幽朔,畋同阅狝苗。
蹛林酺已举,款塞福皆徼。棕殿三呼岁,枫墀九奏箫。
祝融回酷暑,少昊戒灵飙。旧制先回軷,良辰次起轺。
谢恩多帝胄,纪实得台僚。至治音俱雅,于皇德孔昭。
相如惭禅议,谋父感祈招。蕞尔蕲兴祲,纷然颖煽妖。
漕输横蜃鳄,衡祀阙膋萧。边警初传箭,军容半珥貂。
荐添烽堠迫,有甚火云骄。衮服中垂拱,微垣外寂寥。
几多遗鹤发,曾共望鸡翘。二洛遄通晋,三韩复入辽。
不无双国士,正赖一嫖姚。求剑舟难刻,更弦瑟好调。
扶颠须砥柱,拨乱岂刍荛。戎幕辞巢父,诗坛老伍乔。
式瞻阿阁凤,驯止泮林鸮。并论公殊迹,吾知迈董鼌。
猜你喜欢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líng)泠非世情。
盘涡(wō)鹭(lù)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pí)病虎纵横!
江边长满绿茸茸的细草天天逗引我愁绪更生;巫峡泠泠的流水声却不懂世故人情。
鹭鸶在急遽的漩涡中自得地沐浴是何心性,直挺独立的老树花儿开放得十分鲜明。
十年动荡的战乱,使天下变得一片昏暗,漂泊异乡的人们,几乎将要老死在孤城。
渭水秦山的长安,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如今人们都已疲病,路上却仍是豺虎纵横!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73-274
吴体:即拗体。杜甫这类七律很多,但由于这首几乎全是拗体,所以特别标出。唤愁:指春草新生,引起愁绪。泠(líng)泠:细流水声,写巫峡的萧森之气。非世情:即不近人情。
涡:水旋流形成的深涡。底心性:即什么意思。
十年:这里是指自安禄山造反至此时已有十年了。异域:异乡,这里指夔州。因夔州地近边荒,因此说“异域”。
渭水秦山:指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罢病:指民力疲惫衰竭。罢,同“疲”,累。虎纵横:比喻横征暴敛。
此诗是看到眼前景物而抒写作者的愁怀:江边的丛草每天在生长起来,都在唤起我的愁绪。巫峡中泠泠流水,也毫无人情,惹得不能开怀。白鹭在盘旋的水涡中洗浴,你们有些什么愉快的心情呢?一株孤独的树正在开花,也只有你自己高兴。这四句是描写一个心绪不好的人,看了一切景物,都烦恼得甚至发出诅咒。“世情”是唐宋人俗语,即“世故人情”。“非世情”或作“不世情”,即不通世故人情。在这句诗里,可以讲作“不讨好我”。“底”字也是唐宋俗语,用法同“何”字,是个疑问词,即现代汉语的“什么”。“分明”二字与杜甫在别处的用法有些不同,意义较为含糊。大约强调的是“自”字。现在释为“自己高兴”,还是揣测,恐怕似是而非。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到抒情。诗人说,十年来兵荒马乱,使南方成为黑暗的地区,我这个异乡来的旅客,衰老在夔州孤城中,很想回长安去,可不知渭水秦山,这一辈子还能再见不。因为人已老病,而路上仍然是豺虎纵横。最后两句愁的是人民生活的艰辛,自己也无法还乡。
这首诗意义很明显,没有曲折隐晦之处。前四句虽然写景,但与《登高》《返照》二诗的前四句不同。作者已在写景之中表现了自己的“愁”,不是客观的写景了。每一句的艺术手法都表现在下三字。“暗”字也是杜甫的独特用字法。末句“虎纵横”是指上文的“十年戎马”。《杜诗镜铨》引张璁说:“虎纵横,谓暴敛也。时京兆用第五琦十亩税一法,民多流亡。”浦江清《杜甫诗选》亦用此说作注,以为末句是“借喻苛政”。这是从诗外去找解释,大约脑子里先有一句“苛政猛于虎”,看到杜甫的“虎纵横”就附会到苛政上去。于是再从唐史中寻找当时有什么苛政。于是找到了第五琦的新税法。不知杜甫诗中屡次以豺虎比兵灾。此处的“虎纵横”显然是照应上文的“十年戎马”,杜甫应该不会忽然丢开上文而无端扯到第五琦的苛政。毛大可论读《西厢记》的方法说:“词有词例。不稔词例,虽引经据史,都无是处。”读诗也是这样。诗也有诗例,不从诗中去求解,而向诗外去引经据史,决不能正确地解得这首诗。
此诗诗体属七言拗律。一首诗中,偶尔有一、二处平仄不合律谓之失粘。失粘之病,有时是作者平时读字音不准,弄错了平仄;有些是故意的,这就称为拗句。《愁》这首诗全是拗句,这就是吴体。这种拗法,只有在七言诗中出现,它们是律诗的形貌与古诗的声调的混血儿。
斯人负高概,情艺蔼纷饶。
触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
衣服近吾身,有如裘与蕉。
升蕉有凉燠,寒裘终不凋。
斯人乃可去,将无念霜朝。
西回太行轴,南纵广陵桡。
有客从琅琊,从君独酌谣。
巾带若山人,玉钩横在腰。
他人富贵媚,斯人贫贱骄。
山中读道书,玉女时相娇。
但令有真骨,数至自飘飖。
灵阿发昭辉,逸驾动鸣椒。
云冥深秀资,霞延仙隐标。
庶反山中驾,聊用倚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