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出易没,残叶坠还鸣。客中自无寐,元不为秋声。
猜你喜欢
洞箫吹彻思悠悠,云散江天月满楼。倚遍阑干风露冷,数声孤雁落沧洲。
回乐峰(fēng)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shuāng)。(回乐峰一作:回乐烽)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718页.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16页.
3、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09.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城外:一作“城上”,一作“城下”。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不分琼瑶盈手赠,开缄涕泪欲沾襟。天涯有母同高饿,岁暮无人念苦吟。
四海仓黄为客惯,十年贫贱受知深。感恩不敢师门说,风雪天寒一寸心。
端午宫词进閤门,侍臣应得忝芳樽。御罗画扇金花细,瓮茧朱丝玉臂温。
太子题诗成故事,前朝报国荷残恩。更求医士三年艾,携向壶冰炷月魂。
上人孤闲似云鹤,十五出家住衡岳。
说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缚。
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
衲经雁荡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钟。
于今戒腊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
杨柳舟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
昨夜归心绕楚天,西风杖锡又茫然。
化龙潭畔清秋别,回雁峰头旧日禅。
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
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
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
罗衣特地春寒。
白鹤峰前放衙晚,金鳌背上驾楼成。
舟移远浦随潮落,帷卷轻风看月生。
他日怀人如在岘,今朝饮客且登瀛。
幸陪宴笑栏干曲,醉后不知杯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