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西游万里还,狂吟散落满人间。
买空禄水桥边酒,看遍青城县里山。
梅蕊疏疏春欲动,川云漠漠雪犹悭。
偶思五十年来事,顾影灯前自笑顽。
猜你喜欢
北风吹折西山巅,长安有酒斗十干。下马逢君辄成醉,北斗倒插栏干前。
主人为我开瑶编,读之一一山中篇。满地茏苁走白石,四壁纷纭行紫烟。
天目之峰几千万,忽然并挂金华笺。泠泠屋上鸣飞泉,滚滚杯中注百川,使我对此心茫然。
当时我有百花洲,垂杨十里沧江边。织女为我栽白榆,太乙为我栽青莲。
狂时上抱明月舞,醉来忽枕浮云眠。有时赤脚踏龙渊,蛟龙窟宅时时迁。
只今一别三四年,风尘车马徒相牵。梅花岁岁怨其主,芳草日日私自怜。
欲归不归谁之愆,何时与君同上江门船。二十四桥歌婵娟,直从白浪寻青天,千秋万载凌飞仙。
山对面蓝堆翠岫(xiù),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zhuó)雨蒹(jiān)葭(jiā)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对面山上弥漫着一层蓝色的烟霭显得翠色越发浓稠,齐腰深的草染绿了沙洲。傲霜的橘柚茫茫然一片青苍,被雨水洗礼过的芦苇显得分外俊秀,隔着滔滔江水隐约可以看到远处的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意的,是那几片到处飘飞着的枯黄凋残的败柳叶儿。
参考资料:
1、李伯钦编;崇贤书院释译.图解元曲三百首:黄山书社,2016.03:第205页
2、张根云译注.元曲三百首精编本:商务印书馆,2015.05:第115页
沉醉东风:曲牌名。湘阴:今湖南湘阴,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南岸。蓝:蓼蓝,一种可制作染料的草。岫:山峰。濯:冲洗。潇湘:潇水、湘水,湖南的两条大江。此处以潇湘指洞庭湖一带。
“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这两句写的是远景。在“山对面”行走,作者看到对面山上层峦叠翠,路边的小草已长至人的半腰高,染绿了整个沙洲。一个“堆”字将山的颜色由“兰”至“翠”的情形写得有层次感,生动形象。一个“染”字将草的颜色写得型艳欲滴,同时也写出了草之多、之广。“齐腰”一词不仅说明草之高,草长得茂盛,同时也与前句的“对面”两相照应。透过优美的景色,可以感知诗人愉悦的心境。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写的是近景,这才真正体现出了秋意。秋天里,果实累累,成熟的橘柚,颜色青黄相间,傲然挺立在秋风中,被秋雨洗涤过的芦苇,花开丛丛。诗人描写的清新爽朗的景象以及橘柚的颜色,展现了一幅南方的初秋之景。这两句隐隐透露出诗人喜悦的心情。“隔沧波隐隐江楼”,诗人站在江边远眺,隔着烟波浩渺的江面,隐隐看到了矗立在江对面的高楼。
“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毕竟是秋天到了,虽然还有青青的草木,但万物还是开始零落,几片黄叶儿和残败的柳树告诉诗人湘潇的秋天到了。“几叶儿传黄败柳”一句写得秋意盎然,而“点破”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既有突然之意,又有自然而然之感。看到翠绿的山峦和青青的沙洲一片生机勃勃,诗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秋天要到来,直到看到几叶败柳,诗人才恍然大悟,自然之景再生机勃勃,但毕竟秋天到了,该到它掉落的时节了。
这首小令远景近景结合,意境高远、广阔,基调明快,生机勃勃,只是在末尾处顺其自然地露出点点秋意,富有特色。
万里江河隔,伤心九日来。蓬惊秋日后,菊换故园开。
楚欲图周鼎,汤犹击夏台。东篱那一醉,尘爵耻虚罍。
昨日官人,今日仙俦。悟浮生、水上浮沤。忽生忽灭,难保难留。便做风狂,成风雅,骋风流。心意清闲,云水遨游。以气财、酒色为雠。法名得得,道号休休。认本来如,无来去,好来由。
紫极龙飞冀北春,石潭犹自守鲛人。风云气薄山河迥,闾阖睛开日月新。
三辅看天常五色,万年卜世自中宸。同游不少扳鳞志,独有波臣愧此身。
轻飙起长林,疏钟应岩谷。一径度修篁,高阁散远目。
江平帆去迟,树暗云归速。春江淡容与,寒花正芬馥。
物情爱和煦,人意耽幽独。悠然酌山泉,夕阳下乔木。
报仇仍佐汉,昔志已能酬。庙岂乡人祀,功将太史收。
一编黄石略,万里赤松游。永谢韩彭累,高风千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