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楚知谁与国谋,中原争鹿几时休。成功竟属三人杰,遗恨空馀一土丘。
宝匣龙泉还见发,鸿门玉斗不须留。繫舟叹息英雄事,戏马台前大树秋。
猜你喜欢
启南初游灵岩,遇雨,明日既霁,乃与海虞周景新游虎丘
,因写此图,并有诗记其事。
李贞伯云是日亦在阳山,遇雨而归,陈永之谓雨霁日独以
事在阳抱山,恨不能与启南同乐也,皆有诗题其上。
景新寄予,和之。
云岩不减灵岩好,昨者胡为涉行潦。
千人石上两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
一时取乐能偿劳,水西山北争探讨。
涧泉漱齿心亦清,石壁题名手亲扫。
西去阳山十里遥,冒雨有人归不早。
明朝见话入云岩,扼紧捋须空懊恼。
好山不趁晴时游,此事已差何足道。
安知犹有独游人,隔水相望在阳抱。
何处移来此画图,我方起观俄绝倒。
诗情画意各有在,岁月依然仍可考。
虫鸡得失不须争,泡影死生难自保。
再到京华住六年,匏翁头颅欲全皓。
江南归计有时成,次第山行非草草。
卧游且把画图开,鹤涧松庵亦天造。
翻嫌二客不能从,回望周郎与东老。
论斤买齑遗俗在,街头商贾问童儿。不知此菜从何采,指似深宫故殿基。
长安倡家女,出入燕南垂。惟持德自美,本以容见知。
旧闻关山远,何事总金羁。妾心日已乱,秋风鸣细枝。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shē)。
雪声偏傍(bàng)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lòu),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piào)骑,辛苦向天涯。
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
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
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
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17-218
赊:遥远。
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
角:号角。分:区分。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碎花:喻指灯花。
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诗人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半夜的。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对照写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一个“仍”字,又透露出不得已而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写三更以后诗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前句说醒,后句说睡。“雪声偏傍竹”,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的声响,在不能成眠的人听来,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这把南寂寒夜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很足。那个“偏”字,更细致地刻画出愁人对这种声响所特有的心灵感受,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寒梦不离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在“梦”之前冠一“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悄怆的感情色彩。
五六句叙时断时续的梦大醒以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情形。“晓角分残漏”。写所闻。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残漏指夜将残尽时的更鼓声。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分”,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孤灯落碎花”写所见,青灯照壁,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那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孤”字既表现了诗人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此联通过一闻一见,把作者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词外。
“”最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骠骑,是骠骑将军的简称,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官至骠骑将军,此处借指戎昱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对诗中所表现的乡愁并没有说破,可是不点自明。特别是中间两联,以渲染环境气氛,来衬托诗人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以及昏黄孤灯的断碎余烬,都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表现了这首诗含蓄隽永、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平生学道慕裴休,投老无心赏莫愁。特买扁舟载明月,谁人伴我五湖游。
尘嚣何处挹清芬,高咏新诗每过君。真羡幽居堪寄傲,敢誇健笔足淩云。
烟沈霞起閒中谛,鸟语溪声静里分。长夏淹留忘溽暑,倚栏清啸日斜曛。
大年小景真儿戏,郭熙远山闲故纸。
东山一塔作毛锥,试点卢溪一溪水。
洒出楼前千万峰,一一奔腾入楼里。
金华仙翁强解事,攘我楼中新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