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桓学伊管,此风邈云汉。师道懈不立,治法日涣散。
堂堂汉昭烈,受教抑气岸。能求诸葛公,由师卢子干。
少若懵大儒,老靡股肱赞。帝王重典学,伊傅理一贯。
光武游学时,经术亦潜玩。孙曹彼何师,颐指气慆慢。
宜以僣窃终,《春秋》书贼乱。
猜你喜欢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
懒白衣作宰相,宁黄冠事老君。
试问读三万轴,何如诵五千文。
难难,几何般。易易,直下是。也不难,也不易。常忆江南二三月,鹧鸪啼在深花里。
琴江黄氏好兄弟,五十年前屡过之。今来都门遇令子,卓志能承书与诗。
二老风流已长往,独侍慈颜在堂上。鹤发萧萧寿且康,甘旨晨昏足丰养。
堂下忘忧多树谖,晴日暄风花正繁。斑衣婉愉献春酒,慈竹娟娟森子孙。
除官分教延平去,便道升堂荣拜母。人生得禄贵及亲,板舆还奉官中住。
将行索我谖堂诗,为子喜色生两眉。子家二老吾所重,诗罢能忘故旧思。
四弦(xián)才罢醉蛮奴,醽(líng)醁(lù)馀(yú)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乐曲刚停就醉倒了我这蛮奴,酃醁的余香飘散在翠色酒炉。
半夜醒来照明的红蜡快燃尽,蜡脂融泪变成一枝美丽珊瑚。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4
2、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4-405
四弦:指琵琶,因有四根弦,故称。这里代指音乐。罢:停止。蛮奴:诗人自称。宋以前男女皆可称“奴”。皮日休是复州竟陵人,竟陵春秋时楚地,中原地区称楚为“荆蛮”,故诗人自称“蛮奴”。酃醁:又作“酃渌”,古代的一种美酒,也称“酃酒”。酃,地名,在今湖南省;醁,美酒。馀:残留。翠炉:翡翠色的水炉。
蜡:蜡烛。寒泪:春寒中熔化的蜡脂。珊瑚: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颜色鲜艳美丽。
此诗从“四弦才罢”、蛮奴醉倒落笔,不正面描写宴会场面,但宴会气氛的热烈,歌伎奏乐的和谐悦耳,朋友们举杯痛饮的欢乐,诗人一醉方休的豪兴,无不透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流露出来,给人以想象酒宴盛况的余地。这种侧面透露的写法,比正面直述既经济而又含蓄有力。“蛮奴”上着一“醉”字,煞是妙极:既刻画了诗人畅饮至醉的情怀,又表明酒质实在醇美,具有一股诱人至醉的力量;这“醉”字还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蒙眬的环境、气氛。当诗人一觉醒来,“翠炉”的酒气仍然扑鼻,“馀香”诱人。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酃醁质量高、香味历时不散的特点,而且点出了诗人嗜酒的癖性。在古代,不得志的正直之士,往往和酒结下不解之缘。这里,诗人虽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愁。手法可谓极尽含蓄、曲折之能事。
诗的后两句,写酒醒所见景象:“短”字,绘出红蜡残尽的凄清况味;“一枝”,点明红蜡处境孤独;“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残烛,似乎正在流着伤心的泪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凄凉的身世之感,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这时作者已进入中年,壮志未酬,人生道路正像这一枝短残了的红蜡。
明胡震亨谓:皮日休“未第前诗,尚朴涩无采。第后游松陵,如《太湖》诸篇,才笔开横,富有奇艳句矣”(《唐音癸签》卷八)。这首中举后写的《春夕酒醒》与诗人得第前写的另一首诗《闲夜酒醒》相比,风格上有很大不同。两首诗同是写酒后醒来孤独之感,但与“朴涩无采”,语言清新的《闲夜酒醒》相比,《春夕酒醒》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四弦”的乐声,酃醁的“馀香”,“翠炉”“红蜡”的色彩,“珊瑚”的美丽多姿,辞藻华丽,斐然多彩,正表现出“才笔开横”、文辞“奇艳”的艺术特色。
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朝暮相催鬓易星,酸风无奈送悲声。
丁宁莫过黄芦塞,月落霜寒客半醒。
细雨裛开红杏,新妆粉面鲜明。东君何事交来早,更无绿叶同荣。独倚青楼吟赏,目前无限轻盈。
命薄不倚栏槛,或占郊垌。清香繁艳真堪爱,枉教寂寞凋零。相次牡丹芍药,王孙谁道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