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出居庸塞,怜君常苦辛。风沙随去马,雨雪滞行人。
地阔军民少,天寒部落贫。须知柔远意,率土尽王臣。
猜你喜欢
君到居庸北,应怜一雁回。沙平疑地尽,山豁讶天开。
落日重关闭,秋风万马来。勉旃从此役,莫上望乡台。
沅(yuán)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xié)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zhé),青山明月不曾空。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西清人表表,南涧迹陈陈。麟笔可无托,雁行犹有人。
姓名知子旧,闻见与吾新。自分宁攻苦,相期勿抗尘。
我笑无为子,游山学古人。康庐不能住,骑马入红尘。
苍崖抱寒泉,沦照洞金碧。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
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
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
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理屐趁兴晨,行舆向山路。石磴碍流泉,阴云翳深树。
初历樵径纡,俄转奔崖露。修藤蛇蝮蟠,长松猿猱附。
势诡赏正延,步窘魂已怖。防仆前舁危,贾勇后从赴。
险峭履渐夷,风壑号犹怒。苍翠密竹交,向背列屋错。
烟际遥闻钟,僧庐向何处。
彭泽五株柳,清风千载馀。顾余心乃心,修名难与俱。
所以树六柳,于焉结吾庐。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
我柳已成阴,岂不怀放归。人生一趋舍,世事纷万殊。
善学柳下惠,风雨慎攸居。继迹子陶子,亦曰姑徐徐。
谁其知此心,南山默如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