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曾自捡瑶篇,畀汝云中第一仙。丹翠晨开常捧日,危峰直撑欲扶天。
磨崖未受秦朝禅,凿石犹传宋代年。搔首凭轩还北望,微茫尚似有狼烟。
猜你喜欢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bó)孤舟古祠(cí)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0-111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2-53
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满川:满河。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荒山千万叠,茅舍頫河滨。岂意清明世,翻为憔悴人。
命穷身不返,志屈道还伸。为洒重来泪,平生心所亲。
羊祜乘危乃并孙,杨坚非解自蚕陈。
长江不是无天暂,只为江南多妇人。
天妃夜剪银河水,散作江南万玉花。若向洛阳城里卖,牡丹应不让姚家。
一病徂仲春,不识仲春事。忽忽又清明,眩运尚未止。
病人愁夜长,一倍忆俦侣。清晨漫力疾,侧耳驼山阯。
山中踏青人,几处哭声起。借问哭者谁,新亡与旧死。
斯人去年时,拜墓曾及此。那知不转盻,今复亦已矣。
人生信无常,变态不可纪。使我病忽死,哭者亦复尔。
造化如婴孩,四大如疮痏。所恃在荣名,少可足生理。
如何千秋身,仅博一叶纸。
砚点飞花,檐沾弱絮,炉烟小误湘帘暮。春风不解动人情,人情怕送春归去。
细草粘天、斜阳挂树,天涯离别人何处。休休莫更倚危栏,远山正是愁人路。
废宇颓垣不复新,朝元辇道尽荆榛。惟馀一派温汤水,长与行人洗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