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俱起时。
徘徊沧海间。
长弄若天汉。
轻躯似云悬。
幽客时结侣。
提携游三山。
青缴凌瑶台。
丹罗笼紫烟。
海上悲风急。
三山多云雾。
散乱一相失。
惊孤不得住。
缅然日月驰。
远矣绝音仪。
有愿而不遂。
无怨以生离。
鹿鸣在深草。
蝉鸣隐高枝。
心自有所存。
旁人那得知。
猜你喜欢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yán)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参考资料:1、(清)郑板桥著;王锡荣注.郑板桥集详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11:第65页.。
清孤:凄清孤独等闲:寻常、一般。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
念使从远学,家贫乏鞍鞯。
一官来京都,环堵当西阡。
学省咫尺近,彷佛闻诵弦。
暂当辞家庭,裘马去翩翩。
英豪多出此,切琢期勉旃。
昔我远方来,算里近五千。
清灯耿残月,积雪堆穷年。
对经必敛衽,求师欣执鞭。
绚藻颇不乏,屡贡多士先。
所愿克堂构,使我安食眠。
尔祖最尔爱,置膝自抚怜。
追恨不及见,泪下如涌泉。
春烟寒翠碧迢迢,行尽疏林见小桥。啼鸟一声山寺悄,满崖花语下如潮。
万物皆相见,文明午日中。圣人南面立,品汇各亨通。
凉夜正悬参,贪看牵牛卧。欲睡复防风,故纸窗棂破。
晓起郁金堂,篆里沈香盉。纤手泛茱萸,满地黄金涴。
一间古庙向黄昏,四壁空瞻土像存。未见岁时供伏腊,犹闻雷雨覆乡村。
沙痕风积香花地,药蔓秋悬霹雳门。漫说精灵能变化,眼前摇落不堪论。
夜长夜长天复霜,海陵城中今夜长。夜长夜长冬向晚,寒阶无人看月满。
路长家远来信稀,水阔山深归梦短。堂上书生头已白,朔方健儿十年客。
想渠当此夜长时,抚剑虽长酒杯窄。明妃爱惜汉宫衣,乌孙公主终不归。
戚姬去视鸿鹄举,更为君王作楚舞。当此夜长谁送迎,此月还如今夜明。
夜长夜短公莫厌,寒即重裘热须簟。夜长夜短公莫忧,多忧多厌公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