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长陵小市东,珠帘绣户对春风。
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辇将迎入汉中。
猜你喜欢
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成帝夫人泪满怀,璧宫相趁落空阶。可怜玉貌花前死,惟有君恩白燕钗。霍家有女字成君,年少教人著绣裙。枉杀宫中许皇后,椒房恩泽是浮云。骏马金鞍白玉鞭,宫中来取李延年。承恩直日鸳鸯殿,一曲清歌在九天。
阆苑瑶池路邈然,延灵高筑迓群仙。岂知待诏金门客,偷堕尘寰十八年。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jīng)露一杯。
王母的信使青鸟啊,你飞去西方竟然还没回来,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
唉,有一位文学侍臣,最是有司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赐予他那金茎上的仙露一杯?
参考资料:
1、何国治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
2、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4
青雀:指青鸟,即《山海经》中提到的西王母所使之神鸟。君王:明指汉武帝,暗喻唐武宗。集灵台:汉时台名。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相如渴:相如即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金茎露:承露盘中的露,是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所立的金铜仙人承露盘接贮的“云表之露”。传说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虚构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
一、二句“”青雀,即《山海经》中的青鸟,诗中借喻为替西王母与汉武帝之间传递音讯的使者。青鸟,这任重致远的使者,向西方极乐世界飞去,却竟然一去未回,杳无踪迹。然而,异想升天的汉武帝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等待佳音。起句中的“竟”字精警地表达出汉武帝迷信神仙的痴呆心理:一心以为青雀西飞定会带来仙界好音,谁知一去“竟然”未回,这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诗人著一“竟”字,极其传神地透露了他这种执迷不悟的心理状态。接着于“长在集灵台”句中和盘托出他的求仙活动,开首两句诗,揭露了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寓揶揄嘲弄于轻描淡写中,显得委婉有致,极富幽默感。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刻画汉武一心求仙而无意求贤的思想行径,文学侍臣司马相如有消渴病(今称糖尿病),因此水对于这种病人之重要,简直可以说是“救命之水”。但是,汉武只祈求自己长生而全不顾惜人才的死活,就是一杯止渴救命的露水也不肯赐给相如。结尾两句诗人拈出一个表示极大量的副词“最”与一个极小量的数词“一”作对比,前后呼应,便十分准确地揭露出这个君王好神仙甚于爱人才的偏执灵魂。讽刺辛辣而尖锐。诗里的数词已不仅表示量,而且还揭示质,蕴含深刻的思想意义。
《汉宫词》虽然咏汉代事,但和唐代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如果说,这首诗在讽刺汉武帝的迷信与昏庸这方面,写得比较明显而尖锐,那么,在讽喻唐武宗的问题上,便显得含蓄深隐,曲折而婉转。李商隐常以司马相如自况,如:“嗟余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等等。这首诗也是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不满唐武宗贬视人才。诗人用典精巧贴切,灵活自然,委婉地表达不便明言又不得不言的内容来,让辛辣的讽嘲披上一幅神话、历史与现实巧妙织成的面纱,显得情味隽永而富有迷人的艺术感染力。
招灵阁上霓旌绝,柏梁台中珠翠稠。
一身三十六宫夜,露滴玉盘青桂秋。
独诏胡衣出,天花落殿堂。他人不敢妒,垂泪向君王。
夜漏沉沉度建章,千门万户锁深房。
入宫不识君王面,犹被傍人妒晓妆。
汉宫五月多南风,宫槐覆砌花阴浓。彤庭破晓瑞雾薄,宝槛茙葵迎日红。
池面鸡头青蹙衄,菖蒲有花池水绿。殿阁风清白日长,五丝结綵献君王。
汉皇年来新受箓,自篆天书辟邪毒。六宫此日多欢娱,就中何人恩宠殊。
黄金钗横绛囊小,争带君王亲写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