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彦集之官浏阳
急景彫暮节,高风振空林。病夫掩关卧,长谣拥孤衾。
闻君千里行,四牡方骎骎。重此别离感,青天欲愁阴。
君行岂不劳,民瘼亦已深。催科处处急,椎凿年年侵。
君行宽彼氓,足以慰我心。荐书会满箧,社酒还同斟。
所念家同产,与君如瑟琴。兹焉不并驾,宰木寒萧椮。
尚喜吾诸甥,男恭女知钦。明朝复相忆,怅望楚山岑。
猜你喜欢
宰嚭(pǐ)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奸臣伯嚭使吴国灭亡,恶名却推在西施身上。
想当年浣纱春水滚滚,声声好似为美女不平。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18-119.
2、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86-288.
宰嚭:即伯嚭。春秋时,吴国太宰,又称太宰嚭。在吴国与越国的争战中,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及群臣,勾践贿赂了伯嚭获得了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陷:落得,这里指承担。
浣:洗。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这首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这一联,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在议论中渗透感情。
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类似的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比较起来,两诗的立意相似,又各具特色。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这比崔诗似觉深入一层;崔诗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
宸(chén)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xiān)骊(lí)讵(jù)着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
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
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一箭射中双兔连。
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魂魄消于如月弓弦。
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
哪像陈王那样子,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
参考资料:
1、彭国忠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3
宸游:帝王之巡游,此指天子游猎。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
狡:狡猾。窟:洞窟,这里指窝。纤骊:古骏马名。讵:岂,怎。
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含霜草: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向月弦: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
寒木:泛指寒天的树木。
陈王:指三国魏曹植。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乐府篇:指曹植的《名都篇》。
兄弟同出门,同行不同志。凄凄分岐路,各各营所为。
兄上荆山巅,翻石辨虹气。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
出门不数年,同归亦同遂。俱用私所珍,升沉自兹异。
献珠龙王宫,值龙觅珠次。但喜复得珠,不求珠所自。
酬客双龙女,授客六龙辔。遣充行雨神,雨泽随客意。
雩夏钟鼓繁,禜秋玉帛积。彩色画廊庙,奴僮被珠翠。
骥騄千万双,鸳鸯七十二。言者禾稼枯,无人敢轻议。
其兄因献璞,再刖不履地。门户亲戚疏,匡床妻妾弃。
铭心有所待,视足无所愧。持璞自枕头,泪痕双血渍。
一朝龙醒寤,本问偷珠事。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备。
仁兄捧尸哭,势友掉头讳。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
楚有望气人,王前忽长跪。贺王得贵宝,不远王所莅。
求之果如言,剖则浮云腻。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在楚列地封,入赵连城贵。秦遣李斯书,书为传国瑞。
秦亡汉魏传,传者得神器。卞和名永永,与宝不相坠。
劝尔出门行,行难莫行易。易得还易失,难同亦难离。
善贾识贪廉,良田无稙稚。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