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积峥嵘,山雪晴索寞。
幽斋怯寒威,况复出城郭。
马为蝟毛缩,人叹狐裘薄。
淤泥虎迹交,丛社乌声乐。
桥经野烧断,崖值天风落。
泄云迷鸿蒙,戴石瘦荦嶨。
攀缘若登天,扶服如入橐。
穷幽至河麋,落日更盘礡。
新民数十家,飘寓初栖托。
壮产无惰农,荒榛尽开凿。
临流遣官丁,悉使呼老弱。
恩言谕官意,鄣水陂可作。
春秧百顷秔,秋报千仓获。
掉头笑应侬,吾麦自不恶。
麦苗不为稻,诚恐非民瘼。
不知肉食者,何必苦改作。
我行疲鞍马,且用休羁络。
艰难相顾叹,共道折腰错。
势穷不得已,来自取束缚。
月明夜萧萧,解衣宽带索。
卧看云行天,北斗挂屋角。
析薪爨酒鼎,兴至且相酌。
猜你喜欢
旧诗一读一番新,读罢昏然一欠伸。
无数盆花争诉渴,老夫却要作闲人。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zā)千遭绕郡(jùn)城。
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帝京,这是鸟儿也要飞上半年的路程。
连绵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百转千回层层围住这崖州郡城。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99-600
2、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44
独:独自。帝京:都城长安。犹:尚且,还。程:路程。
似欲:好像想。住:止住,停住。百匝千遭:形容山重叠绵密。匝:环绕一周叫一匝。遭:四周。郡城,指崖州治所。
这首诗,同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篇幅短小的七言绝句,作者都是迁谪失意的人,写的同样是以山作为描写的背景。然而,它们所反映的诗人的心情却不同,表现手法及其意境、风格也是迥然各别的。
作为身系安危的重臣元老李德裕,即使处于炎海穷边之地,他那眷怀故国之情,仍然锲而不舍。他登临北睇,主要不是为了怀念乡土,而是出于政治的向往与感伤。“独上高楼望帝京”,诗一开头,这种心情便昭然若揭;因而全诗所抒之情,和柳诗之“望故乡”是有所区别的。“鸟飞犹是半年程”,极言去京遥远。这种艺术上的夸张,其中含有浓厚的抒情因素。这里,深深透露了依恋君国之情,和屈原在《哀郢》里说的“哀故都之日远”,同一用意。
再说,虽然同在迁谪之中,李德裕的处境和柳宗元也是不相同的。柳宗元之在柳州,毕竟还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只不过因为他曾经是王叔文的党羽,弃置边陲,不加重用而已。他思归不得,但北归的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否则他就不会乞援于“京华亲故”了。而李德裕之在崖州,则是白敏中、令狐绹等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采取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在残酷无情的派系斗争中,他是失败一方的首领。那时,他已落入政敌所布置的弥天罗网之中。历史的经验,现实的遭遇,使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然会贬死在这南荒之地,断无生还之理。沉重的阴影压在他的心头,于是在登临看山时,着眼点便在于山的重叠阻深。“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百匝千遭”的绕郡群山,正成为四面环伺、重重包围的敌对势力的象征。人到极端困难、极端危险的时刻,由于一切希望已经断绝,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不幸,思想上都有了准备,心情往往反而会平静下来。不诅咒这可恶的穷山僻岭,不说人被山所阻隔,却说“山欲留人”,正是“事到艰难意转平”的变态心理的反映。
诗中只说“望帝京”,只说这“望帝京”的“高楼”远在群山环绕的天涯海角,通篇到底,并没有抒写政治的愤慨,迁谪的哀愁,语气是优游不迫,舒缓而宁静的。然而正是在这优游不迫、舒缓宁静的语气之中,包孕着无限的忧郁与感伤。它的情调是深沉而悲凉的。
内史书如率令,善奴秀比官奴。
千古会稽楷则,于今重见阴符。
红药花前欲送春。金鞭柘弹趁芳尘。故傍绣帘挼柳线。恰见。淡梳妆映瘦腰身。
闲倚金铺书闷字。尤殢。为谁憔悴减心情。放下彩毫匀粉泪。弹指。你不知人是不知人。
金陵千古帝王都,肉食何人解远图。
只有爱民真学士,不惭通务汉三儒。
平台列松磴,万木临回溪。苍苍白云合,俯见群峰齐。
远阴薄日午,风露转凄迷。气交土石润,冬景秀柔荑。
何时布莞弱,杖策坐丹梯。
皇图巩固如磐石,何事边情日报来。小丑安施观鼎衅,长城终是插天开。
征西人望轮台诏,直北谁当锁钥才。一别春明惊岁改,几回封事梦中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