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如胡僧之碧,口如老庞之吸。
子云要伴玄草,添丁勿翻墨汁。
猜你喜欢
无驳杂者其色,不磷缁者其德。
方岩求之不得,后村不求而获。
其面固已晬然,其背贵不可言。
宁捧以供李白,勿举以掷郑畋。
茅舍起疏烟。家在寒溪阿那边。修竹当篱梅当户,萧然。问是尧天是葛天。风雨入新年。惟恐春阴咽管弦。绿酒一樽歌一曲,人传。不属天仙属散仙。
故山荏苒失归期,颜尚如丹鬓已丝。忆昔师门传拙赋,迄今客路懒工诗。
不伤迟暮无豪举,却喜聪明减旧时。便把蜗庐题退隐,何时买得草堂基。
自移药鼎在床头,桂玉令人分外愁。
因病始知归计好,虽贫不向俗不谋。
僧曾带雨来看脉,仆为伤风懒上楼。
赖有壁间新买画,寒灯相对两山秋。
湍溪涨梅潦,一夕十丈强。
愚哉浴马僮,视之如寻常。
高岸一失足,马尚能腾骧。
僮尸不可得,漂流落何乡。
握辔徒自谨,堕阱已足伤。
人间平坦途,中亦有海洋。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lí)。
山人不照镜,稚(zhì)子道相宜。
戴上了乌纱帽,真是比白色接篱好得多。
我并不去照镜子,因为小儿子已经说很合适了。
参考资料:
1、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1-122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3-674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乌纱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后民间贵贱皆服。白接蓠:白接篱,意指白头巾,白帽。
山人:李白自谓。李白奉诏入京之前,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故自称“山人”。稚子:稚,幼也。指李白爱子伯禽。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故谓。
查旧版《辞海》“乌纱”条,谓“古官帽名”,并引《晋书·舆服志》及《唐书·舆服志》作为佐证。说是“古官帽名”,当然无误;但读了此条,失之太简,仍不能使人明白乌纱帽的来龙去脉。
其实,乌纱帽早先并非官帽。如果望文生义,以为李白既然戴了乌纱帽,一定是做了官了,其实不然,乌纱帽在唐代与“白接”一样,是一种日常便帽。因此,李白此诗所写,只是隐处期间的一件小事;并进而论曰:“宋元时代,尚未见将官帽称为‘乌纱帽’,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乌纱帽”小考,《学林漫录》六集)这个结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此诗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戴乌纱帽犹胜白头巾、儿子言辞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图,诗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表达出诗人生活细节、小有情致的隐居生活。
此诗以画面清晰胜,浓墨淡彩,人、物、情浑然一体,透露了诗人脱却山人服、试戴乌纱帽时的喜悦心情,与《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心情相合,据诗意,此诗略在前,《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