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少,匹马命如丝。
宝玦化为烬,锦囊存者诗。
无丹驻光景,有雪上须眉。
坐阅君三世,如之何勿思。
猜你喜欢
偶然倾盖欣初识,蓦地分襟惜久暌。
太末谩称三语掾,上林未借一枝栖。
空烦樗叟招魂些,赖有薇郎积善题。
他日广文燎黄诰,原头鹤表与云齐。
素璧徐升天宇闲,连峰积雪苍茫间。
楼台是处可见月,无此巉巉群玉山。
二月春明花乍残,道山亭上翠如鬟。天开图画峰攒戟,地接蓬莱雪满关。
双凤巢云朝贝阙,六鳌驾海出人寰。薇垣官从多时彦,听取山人半日閒。
霜寒阴始凝,剥尽阳来复。因观薪火传,悟此道机熟。
汲井烹露芽,聊餍畸人欲。涤虑荡尘昏,神清光溢目。
茆堂客去山逾静,花径云开水自流。昌歜石边灵节长,伏苓松下暗丝浮。
仙人时见骑黄鹤,野老长眠傍白鸥。懒向参同问玄圃,应知閒处即丹丘。
巨镇名藩压海滨,岂期四海涨烟尘?丹心激烈宁辞老?玉斧驱驰不为贫。
此际出师宜有表,向来馈饷岂无人?勿容耿邓专前美,好遣皇家识汉臣。
一片琼(qióng)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良工巧费真为累,楮(chǔ)叶成来不直钱。
一块美玉引出很多联想,说它天价绝不夸张。十二座城池与它交换,并非虚传而是写在书上。
良工巧运匠心,精雕细琢,到头来却累了自己;把一块玉石精雕成真假莫辨的楮叶,竟然不值半文钱。
参考资料:
1、王锡柱.李商隐诗选浅释: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11
2、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9
3、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1卷:岳麓书社,2000:513-515
4、宋金鼎.李商隐诗今译:海燕出版社,2012:166
琼:玉的美称。动天:言极高之意。
楮:木名,叶似桑,皮可以制桑皮纸。直:即值。
在李商隐诗集中,有些诗以首句二字或几字为题。而诗题与诗意却不相涉,性质类似于无题。这首《一片》也属此类。全诗借叹咏琼英、和氏璧、象牙雕成的楮叶而自叹不为世人所重,表现了怀才而不见用的愤懑和痛苦之情。
“”《诗经·齐风·著》:“俟我于堂乎而?充耳黄乎而?留之以琼英乎?”诗人借琼英寄兴,言自己甚有美才,名声极高,堪为王佐。此句理解为正面赞美琼英、赞美己才当然是不错的。但《著》一诗,“诗序”又说:“刺时也。时不亲迎也。”自《楚辞》出,男女婚恋又常常用以象征君臣间的关系。李商隐地位卑微,未必有廷见龙颜直接得到拨擢的奢望,但综观其诗作,诗人确有希翼得到权要荐引的愿望,他的另一首《一片》(一片非烟隔九枝)云:“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造佳期更后期。”冯浩曰:“似为津要之力能荐士者咏,非情词也。”如果将首句仅仅理解为自我赞赏之词似末免较肤浅。这一句既是诗人对“为津要之力能荐士者”发出要求引荐的呼喊,又是为得不到这些“能荐士者”“亲迎”所发的浩叹。和氏壁为连城之宝,名不虚传,但从它的发现到为世人所知,却颇多周折,和氏本人的双足先后也被不识宝的国君所刖。和氏悲愤地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韩非子·和氏》)。连城瑰宝和氏璧在其未被玉人所理时,正是形同顽石。诗人的才华未被发现、未被发挥时也是名同诳士。次句在赞美和氏璧的同时,也同样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感慨。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象矛楮叶,良工巧匠花了三年时间才雕琢成;作为一件艺术品,其颜色、厚薄、平斜,维妙维肖,足以乱真。一个人的才学能力,也是经过长期砥砺、磨炼、积累而成的,但有才华的人被混于芸芸众生中,自然不能识别出来。“真为累”,“累”字下得极痛。在封建社会特殊的环境中,不少士人有才而不遇,更不能尽施才能,甚至穷困潦倒。他们苦闷彷徨,看不到出路,以至将才能、才干当成一种“累”——精神上的包袱或负担。赵壹《刺世疾邪诗》云:“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鲍照《拟行路难》云:“自古圣贤尽贫贱。”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云:“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这些不满和牢骚,皆可视为此诗“累”的注脚。李商隐亦终身受累,终于步履艰难地走完了他人生的历程。
这首绝句用了三个典故。首二句不写正面写反面,琼英、连城璧虽以赞美的口吻出之,而慨叹才华不展之意已在其中。后两句“真为累”,“不直钱”,直接作意。比起其他“无题”一类的作品,此诗情调激愤,胸臆也较直露,主题显然也醒豁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