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猜你喜欢
只知逐(zhú)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róng)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只知道寻觅胜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风中夕阳晚照之间。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
东山的积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湿润的泥土少许成冰。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发愁适合观赏而不适合攀登。
参考资料:
1、于北山.杨万里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3-94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11-312
逐胜:寻觅胜景。
东山:指作者家乡的山。银山:形容雪后东山如银山。
群山:指东山。新晴:刚放晴的天气。泥融:湿润的泥土。
这组诗的题目直接言明“最爱”,表达情感取向。第一首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这首诗作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时候。东风轻拂,万物开始复苏,四山开始挣脱冬日的枯黄,泛出片片青绿。诗人整日都在追逐那一片片青绿,早已忘记了早春还有丝丝寒意。在春风夕照间停留,环顾群山,原来此刻最美的是东山上那一片雪。
第一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写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第二句“小立春风夕照间”写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这两句写诗人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立于风中,在夕阳中欣赏美景的形象,把一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现出来。
第三句“最爱东山晴后雪”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而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则为全诗最妙的景语。其中“软”字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柔和细微,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另一个“涌”字则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静为动的奇功。
第二首诗描写了阳光照耀下东山积雪消融的景象。随着时间推移,东山上的雪渐渐消融,多是变成了湿润的泥土而少许成冰,而这时还没到新晴之时。这就是前两句所写,不仅很好承接上一首点出雪后消融的景象,而且为下面“宜看不宜登”讲明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这句“最爱东山晴后雪”在前首同样的位置就出现了,而再写一次就进一步表现了对东山之雪的喜爱,这样的情感是非常有力的。但略不同于前首,这句话的是带有些许愁意的。第四句直接点出了愁,作者所愁的是“宜看不宜登”,可以远观而不可登攀近赏,对于作者来说却是十分失望的,而且其中又隐含着对白雪消融掉的可惜。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风色向林际,冷吟还水边。夕阳晴照雪,归鸟暮沈烟。
树远分高寺,山昏合冻天。仍怀北城下,镫火独萧然。
澄江逗夕晖,白练化丹绮。风传鼓枻歌,袅袅绿荫里。
一曲琵琶马上尘,玉关西出为和亲。明妃莫抱千秋恨,尚有长门老死人。
风流扫地难挽回,二老人物似苏梅。时从花底饮落雪,醉卧沙头双玉罍。
平时交分心相许,晚岁相思各秦楚。孤山篱落固依然,纵有此花无此语。
周郎别去当有期,归来不复如瓜时。天应知客颇有恨,花亦忆君尚未迟。
我游东吴身是客,梦到江南与江北。安得马背如孤鸿,万里从君聊一息。
只今春草还萋萋,会须急唤王孙归。
偕老相期未及期,回头人事已成非。逢春尚拟风光转,过眼忽惊花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