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著归鞭水石乡,息鞍箕踞小桥傍。烟滋竹叶双丛玉,秋著芦花一岸霜。
泼眼溪山增爽气,袭人兰蕙破幽香。拟提吟笔扛洪鼎,反笑蚍蜉不自量。
猜你喜欢
道上蹄涔接板桥,诗筒将去却愁漂。
纵横燕市云为雨,仿佛巫山暮复朝。
半舫若浮宜自系,尺书仍至故相招。
泥深我仆难忘蹶,莫使前瞻马尾遥。
鳞杳通波,雁沉苍影,愁对碧罗天暮。早又凄凉,兔华圆了,最忆南湖俦侣。
算游倦,西泠水,门掩橘春雨。
冷枫舞。遍横塘、新添红点,应念我、旧日露桡停处。
潜采草堂西,问梧桐、吹绿何许。散卓霜镔,定消磨、冻石无数。
约重寻梅里,醉倚暗香千树。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翻开《全唐诗》,咏杨花、柳絮的篇章甚多,但雍裕之的这首《柳絮》却与众不同: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凝炼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简洁鲜明,富有风趣。
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极为纤细、轻灵,无风时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风,那怕是和煦的微风,也会漫天飞舞起来。它的这种性状是很难描述的。薛陶说:“二月杨花轻复微”,并没说清是怎么个轻法。雍裕之从风和柳絮的关系上落笔,并对比了柳絮在“无风”和“有风”时两种不同的状态,只十个字,就将柳絮的特征给具体地描绘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状物的高手。
诗的第三句写柳絮的颜色。柳絮不仅其轻飞乱舞之状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东晋谢道韫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可见要描绘柳絮的颜色,还是以白雪为喻最为恰切。但如果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复前人早就用过的比喻,显得淡而无味,所以诗人紧接着补上第四句:“莫近鬓毛生”。这一笔补得出人意料,十分俏皮。自来人们多以霜雪喻白发,这里因为柳絮似雪,遂径以柳絮隐喻白发,这已不落窠臼;不仅如此,诗人又从咏物进而表现人的情思:人们总是希望青春永驻,华发迟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发,所以尽管柳絮轻盈可爱,谁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头发。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又一格吧。
这首诗通篇无一字提及柳絮,但读完全诗,那又轻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们眼前飞舞,它是那样具体,那样鲜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诗二十个字,如同一个精心编制的谜语。由于准确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谜底叫人一猜就着。于此可见诗人体察事物之细,艺术提炼功夫之深。
白发园丁喜种园,谩将方法教儿孙。土膏有力须培本,镰铁无情莫刈根。
葵藿不堪资鼎食,韭菘粗足媚盘餐。吞腥啄腐今何限,谁识芳鲜味独完。
直道知难用,经年向水滨。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就学多新客,登朝尽故人。蓬莱自有路,莫羡武陵春。
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鸂鶒畏人沈涧月,
山羊投石挂岩松。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怪石巉岩耸碧空,浮图高出势穹窿。边城百草经霜白,御帐千旗绚日红。
天气喜逢晴不雨,曙光偏觉静无风。侍臣几度承恩厚,顾问时时到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