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舍下雀罗宽,骠骑营前万马攒。冷暖不随时俗变,古今惟有一任安。
猜你喜欢
白鸟冲波没浩茫,海尘动见劫千场。病牛懒喘高吴月,断戟沈埋失鲁阳。
人馀骨髓犹思售,房竭农田岂忌荒。不信春锄百年上,官家躬劝事蚕桑。
云鬟(huán)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chī)夷去得无。
酒醉后头发散乱,依靠着栏杆发现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别人搀扶我,进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无际的枯草,我从水路取道苏州,就随着范蠡退隐江湖离开仕途么?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3-105
云鬟:古代通称妇女的头发。此处特指苏轼自己的头发,这与古代成年男子束发的习俗有关。倾倒:有散乱的意思。
姑苏:指苏州。鸱夷: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主动退隐江湖,改姓更名,到齐国时称为鸱夷子皮。
上片写醉后所见的美景以及醉态中的奇想。首句“云鬟倾倒”,直接描写酒醉后头发散乱的状态。次句“醉倚阑干风月好”紧承前句,当苏轼醉后倚栏而望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美的境界:“风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在醉酒后拥有本真的自我,再加上恰好与自然美景相遇,这种“酒中趣”就显得不俗了。“凭仗相扶”一句,承上句一个“醉”字,仍写醉意朦胧的状态。就在这时,苏轼突发奇想,“误人仙家碧玉壶。”苏轼从年轻时起就博览群籍,不免于“杂学旁搜”,神仙方术之类书籍也莫不毕览,由该词所写可见一斑。这里“仙家碧玉壶”的神话传说,不仅紧扣上文酒醉之事,而且充分表露了苏轼童真与诙谐的个性。
下片写赴杭州途中所见的景物,以及途经苏州时的怀古之思。“连天衰草”句,显示了江南仲冬时的季节特征,展现了苏轼在旷野中行进时一片苍凉、凄清的景象,多少也透露出苏轼在宦游中某种疲乏、栖遑(huáng)的心态,为下文引发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预伏一笔。接着“下走湖南西去道”一句,是叙事,暗写当前赴杭任之事。“湖”字“当指太湖”,并与苏轼此次取道湖州至杭州的履历相印证,以确定本篇的写作时间,是颇为精当的。“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两句,写经过姑苏时,引起对当年归隐江湖的越国功臣范蠡的联想,以及对苏轼自我人生道路的思考。尽管苏轼的这种思考是偶发的,并不符合苏轼的“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的人生理想。
路绝苍崖险,桥横大壑飞。花残啼鸟去,云重老龙归。
剑佩尘埃化,冠缨绘塑非。客来空怅望,魂断夕阳西。
庐阜西头是谪仙,篮舆正欲上青天。
霓旌羽盖何时返,怅望洪崖阻拍肩。
层崖閟顽阴,水木深以阻。湍声半空落,汹汹如怒虎。
风生木叶脱,魄动不敢语。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
初从一线溜,开凿到神禹。云雨鼓飞浪,喷薄齐万弩。
藏珠骊龙颔,百斛快一吐。油油入无底,细散不濡缕。
归藏海有穴,汎溢愁下土。南峰天一柱,万古镇幽府。
江山有奇探,落景迫行旅。多惭茹芝人,终年看飞雨。
北高峰头侬望夫,望见西子下姑苏。脂塘水腥吴作沼,莫将西子比西湖。
列郡忧民独数君,暗疑黄霸是前身。但逢六月雨连日,闻说他州蝗扑人。
怪得今年禾作色,莫言此地雪无神。涿中怨杀闽中子,赢尔明明一寇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