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暝烟生绝壁,瀑流雨洒虚潭。他日来寻懒瓒,枯禅还许同参。
猜你喜欢
千山万水一枝筇,身在烟霞第几重。最好雁边秋色净,倚天空翠出芙蓉。
云笼紫翠槩鸿濛,洞口风生度梵钟。我欲叩禅闲问道,老僧心地与天同。
露畹移珍树,丹房一绀帏。
绡轻无奈疊,霞碎却相依。
素日香难敛,擎风力自微。
他时零落恨,千片为谁飞。
不怨孙阳去,方怜逸足来。人名高凤阁,雪路困龙媒。
绿水嘶时涷,红云踏处开。深思长独立,未必胜无才。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yíng)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bàng)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藏书万卷可以用来教子,留金满箱往往成为祸灾。
能与贫人共享年谷,定有明珠生长在蚌胎。
山景随着宴坐如画图呈现,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传来。
观山观水都能领略妙趣,还有什么等污染灵台。
参考资料:
1、朱安群等.黄庭坚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65-166
遗金满籯: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籯:竹箱。作:兴起,成为。
明月:指珍珠。明珠出于老蚌,比喻佳子弟出于门庭。
宴坐:闲坐。图画:一作“画图”。
观水观山:一作“观山观水”。灵台:此指心。这里暗用了神秀和慧能两首著名的《菩提偈》诗意。末二句一作“莫将世事侵两鬓,小庵观静锁灵台”。
从诗中可知,胡逸老此人为人不慕荣利,雅有山水之趣。黄庭坚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诗人先发议论:诗书传家能使后代成才,而遗金满篓往往给子孙招来祸害。这里用了韦贤的典故。据《汉书·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赞美了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令人仰慕。首联二句劈空而来,气势惊挺。
颔联承上,进一步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说他在灾年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和气必能致祥,后代必得佳子弟。这里用了韦康、韦诞兄弟的典故。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诗人意谓,胡逸老必能像韦端那样,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
颈联转到正面写致虚庵。白天闲坐庵中,眼前的山景如一幅幅图画映出;入夜倚于窗前,只觉风雨飒飒而来。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评家认为这两句“奇”。之所以奇,是因为:第一,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第二,化实为虚。什么样的“画图”,尽可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第三,情景交融。五句写视觉,六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在不言之中。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与前两联一脉相承。只不过前两联是直叙,这里是衬托。
尾联总收全诗,照应开头。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山水的妙境能常现于心目之前。而山水的清淑之气又能涤荡肠胃,使此心澄清无滓,一尘不染。这里一方面说胡逸老,另一方面也披露了诗人自己的胸襟。
碧汉无云,银河无浪。看耿耿、素娥初降。口脂香,蝉影动,任温存半晌。
风流模样。
月上纱窗,香浓罗帐。问此际、莫非天上。语喁喁,人悄悄,笑灯花无状。
并头相向。
草草相逢小驻船,一杯和泪饮江天。
妹孤忍使行千里,兄老那堪别数年。
马转不容吾怅望,橹鸣肯为汝留连?
神如相此俱强健,绿发归来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