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向此中游,把酒谈诗夜未休。别后交游云四散,閒中岁月水东流。
哀弦凄断声难续,醉墨淋漓迹尚留。却恐邻家更吹笛,老怀哀飒不禁秋。
猜你喜欢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朱顶巑岏荒草上,
雪毛零落小池头。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十年前向此中游,尊酒传呼夜未休。何事春风不相待,垂杨摇落水边楼。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根据理解,结合注释46及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句“俳优”应为“俳谐”。
曲学,乡曲简陋的学问。虚荒,虚假荒谬。小说,无足轻重之说。欺,欺人骗世。
这首诗是排斥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体现元好问尚雅的旨趣。我国自古就有“诗庄”的传统,语言庄重而优雅是古典诗歌的特色。诙谐游戏和詈骂的文字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当作游戏、调笑的工具,初见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李商隐《俳谐》,到晚唐时仿效的人便多起来。严羽《沧浪诗话》称宋诗“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苏轼却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野步上西门,宽平又一村。
疏篱围古井,密树拥高坟。
家有田园乐,氓知守令尊。
因思兴废事,变灭似秋云。
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
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
鸣鞭秋色诗情远,拂匣寒花剑力多。籍通莲阙秋光遍,诗答蓬山晚思遥。
青门日暖尘光动,紫陌花晴风色来。艳欺藤蔓莺无限,香压荆花蝶不飞。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梦中乡信惊秋雁,窗下林声带夜蝉。
独向晓山知露湿,远临秋水爱云明。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一院绿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露凝丹地初疑雨,烟著红楼半是霞。
空门水定埃尘远,真偈金书世界稀。
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嫁作荡子妇,寒机泣到明。
绿琴蛛网遍,弦绝不成声。想见鸱夷子,江湖万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