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都会楚州城,过客咸知尚义名。晋鄙尽薰杨子德,邾人不爱鲁侯盟。
漆园千岁椿何在,蒿里三春草又生。多少邻家需举火,至今闻讳尚吞声。
猜你喜欢
列职辕门蚤著声,投簪偏遂暮年情。九天恩命荣三世,八帙年华老一生。
菊径已穷元亮趣,柳营犹记亚夫名。朝绅闻讣多伤悼,应为人间惜老成。
玉纤屈损春葱(cōng),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雪白的双手常常弯着,累苦了十指纤纤。两道眉毛淡若远山,低低地压迫眉间。心中早已有说不完的愁烦,猛然听得门外传来卖花的叫唤,顿时停住了绣针,忘了把线穿。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玉纤:女子的手。春葱:喻女子手指。远山:妇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远山而名。绒:指绣线。
《全唐诗》有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存诗仅此一首,却因末句巧妙的构思留名诗坛。本曲也多少受到了这首小诗的影响。
“玉纤”与“春葱”、“远山”与“眉峰”本属于同一类概念,诗人将它们分拆开来,间以“屈损”、“压损”的词语,“损”是无复旧貌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便带上了一种昔今对照的意味,较之直言“屈损春葱”、“压损眉峰”,更觉婉曲深沉;而“玉纤”、“远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针姑的年轻柔美。针姑是对针线女子的称呼,因其飞针走线,所以作者先从其“春葱”寓目入手。所以起首两句,展示了一名年轻女子一边擢弄着纤纤素手做针线活,一边愁眉紧蹙、似有无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启下。“闲愁万种”是对“屈损”、“压损”的小结,“早是”则为领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闲愁”究竟是为了什么作者没有讲,也不易讲,因为平平地叙述解释,难以与上文楚楚动人的愁态匹配平衡。妙在诗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镜头,让这位针线女子停住了手,“绣针儿不待穿绒”。绒即“茸”,是刺绣专用的丝线,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听到了门外的卖花声,这无疑是春天来临的信号。诗人在句前加上了一个“忽”字,显示了董针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识到春天,不禁停止绣作,于是这其间的感春、伤春、怀春、惜春,自怜青春,自念人生,这种种的意境便俱在读者意中了。这较之朱绛的“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中”显然更为含蓄、隽永,有青出于蓝之妙。
寻常哀乐与君同,回首乡园忽梦中。云水十年仍浪迹,故人一别已成翁。
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最是情尘空未得,频将山札寄梁鸿。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
几朝还复来,叹息时独言。
举首孤轮不似遥,樽前狂气出云霄。
常娥不惜惜丹桂,欲就高枝挂酒瓢。
孤舟厌水宿,步屧不知疲。山静泉声远,天空夕照迟。
松门入窈窕,石壁露参差。欲语会心处,悠然支策时。
榑桑持节旧词臣,事去空怀曲突薪。五夜楹书供涕泪,九边烽火迫星辰。
得时尽作金门客,保岭谁安火种民。欲向乡关数人物,英雄毕竟属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