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合胭脂作晓妆,富于颜色吝于香。东风不肯全分付,相对梅华各断肠。
猜你喜欢
凯风自南,吹彼棘(jí)心。棘心夭夭,母氏劬(qú)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xīn)。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yuán)有寒泉?在浚(xùn)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xiàn)睆(huǎn)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参考资料:
1、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61-63
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3-64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这里喻母爱。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喻子女。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夭夭:树木嫩壮貌。劬劳:操劳。劬,辛苦。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这里比喻子女已长大。圣善:明理而有美德。令:善,好。
爰: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浚:卫国地名。
睍睆: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载:传载,载送。
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孝儿,这就是自责自称,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从第三章开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黄鸟比子,作进一步的自我批评。寒泉也成为母爱的代称。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浚人。母亲生养弟兄七人,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儿子的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诗中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诗中虽然没有实写母亲如何辛劳,但母亲的形象还是生动地展现出来。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名岳徵仙事,清都访道书。山门入松柏,天路涵空虚。
南极见朝采,西潭闻夜渔。远心尚云宿,浪迹出林居。
为己存实际,忘形同化初。此行良已矣,不乐复何如。
终岁寒苔色,寂寥幽思深。朝歌犹夕岚,日永流清阴。
龙钟负烟雪,自有凌云心。
黄昏促征鞍,别酒已沾醉。风威危破腊,雪意欲着地。
超然气类人,送我奄独至。悬知必如此,恐终欲弗类。
平生昧归宿,恍若得所诣。胡床十馀语,彷佛京口例。
此言固近俳,要之不无谓。觉梦犹在马,解鞍定何地。
百年谁见宰,一己乃许事。缱绻儿女情,回首端自愧。
风烟两人借,此岭复南岗。
阴石无霜滑,寒梅未雪香。
逢山贪看画,得句不成章。
月下门须掩,多应说短长。
依依窗月夜还来,渺渺乡愁坐未回。素位也知非自得,白头无奈是亲衰。
当年竹下曾裘仲,何日花前更老莱?恳疏乞骸今几上,中宵翘首望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