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柱谁家长万尺,世人未见神仙宅。昆崙五城楼十二,一一银山半天白。
天河倒挂楹栋间,下视蓬婆等卷石。东方有士古袁安,平生自信干人难。
闭门僵卧三日雪,早起翻念神仙寒。书生未试多濩落,此事几为流俗叹。
草堂相对一尊酒,龙公水妃互奔走。须臾瀰漫天地变,崖堑区区复何有。
瓦沟何恨太飘忽,桧顶何亲独淹久。从来幸不分町畦,此日宁须问容受。
晚来笔冻可柰何,满庭落叶寒风多。嫦娥矫立碧云里,似欲斗彩撩清哦。
我今有诗亦不作,此雪讵堪还更落。
猜你喜欢
春事阑(lán)珊(shān)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jué)。
咫(zhǐ)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长,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久处异乡,又是一年清明节。黄昏坐在小院思念亲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时偏偏遇到伯劳鸟。
亲人所处之地与这里仅隔咫尺江山,却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而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而且让人梦中惊醒的又是刺耳的角声。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参考资料:
1、王思宇.苏轼词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319-320
2、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138-140
阑珊:衰败、将尽之意。芳草歇:香草将凋萎,不再芬芳。客里:离乡在外期间。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习俗或活动。落红:落花。啼鴂:又名伯劳鸟,类似杜鹃的一种鸟,鸣声悲凄,古人认为是不祥之鸟。
咫尺:形容距离近。楚越:春秋战国时两个诸侯国名。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魂销: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音尘绝:音讯断绝。音尘,音信,消息。梦破:梦醒。心欲折:形容伤心欲绝。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这是苏东坡写的近十首《蝶恋花》的一首。从词面上看,显然是一首于暮春时缅怀亲友之作。词中没有说明所怀念之人是谁。从所表达的情感来看,他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亲友,而是关系比较密切而又常常为他所想念的人。
词的上片抒写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作者与亲人的互相思念之情。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苏东坡举目所见,确实“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他对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过清明。按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茔墓的节日,但是他乡作客,先茔不在此地,无从祭扫。落红处处,入耳之声,偏偏是鴂鸟啼鸣。这是他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又是“春事阑珊”的形色补充。
词的下片,作者继续表述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亲人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奏的进军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这里的“梅花”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声,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东坡此词,如单纯把它看作怀人之作,调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挚,婉转曲折,感人至深,但为了进一步领会它所含的真情实意,应从东坡的政治生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加以探索。
小隐蓬为径,同游竹是林。冬桃千岁实,春酒百年心。
经暇时娱綵,樽开满盍簪。兴来因小阮,徙倚复长吟。
苍帝祠前开锦席,青玕树底读碑文。深杯自可宽怀土,一饭谁能忘报君。
地远祇应瞻紫气,山高赢得望红云。朱花瑶草春风媚,对饮何辞落日曛。
行役亦何聊,听予旅况谣。
水须分岭顶,路必过山腰。
早问人求店,无轻马度桥。
衣袍不解带,侧卧几寒宵。
路随一水曳长烟,秋入重云拥乱山。过眼向来华屋处,寸心不挽盛时还。
纷纷世故行人乱,漠漠林霏白鹭閒。忽遇长空飞骤雨,春泉一派落松间。
白版红楼总未过,雨中赢得对阴何。一枝自占西台胜,百卉从教下土多。
辟冻可曾依煖棘,护芳应与荫云萝。始知韩令功名薄,不为秾华惜旧柯。
缭池剩欲开花径,傍舍先须作草堂。
雨后不妨频检校,客来留得共徜徉。
故园怪我归何晚,避地输君乐未央。
待得功成方卜筑,岂如强健享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