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晖南国静山家,山色骈连百堞斜。长醉久拌千榼酒,良辰分付四时花。
云光倒映池头月,海色晴生阁外霞。城市不妨有丘壑,与君吟望向星槎。
猜你喜欢
羡尔云中雁,春深又北翔。如何天畔客,岁久尚南荒。
心岂虞缯缴,谋非为稻粱。静观群物理,漂泊负随阳。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pǔ),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sāng)路,堪言并日轮。
的的:明亮的样子。连星:谓光芒与星相连辉映。亭亭:高远的样子。
合浦:汉朝的一个郡,以盛产珍珠而著称。赠佩异江滨:典出旧题刘向《列仙传》,云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遇郑交甫,以佩珠赠之。交甫行数十步,佩珠与仙女皆不见。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扶桑,神木名。相传日出于其下。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很大,这种相似或许不是偶然的。三、四两句是最实的一联,但写佛灯之盛、之亮,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调动神话传说,一方面渲染佛灯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灯的神奇。至结尾处,诗人突发奇想,认为佛灯“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这固然是点出了某种喻意,但从自然现象来说,也是由黑夜到白天的一个自然的流程,从而使得通篇前后一体,非常圆融。
诗人把黑暗的大千世界变为朗朗白昼,实则暗示佛教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但这层意思完全融于诗化的语言之中,毫无枯涩之感,这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记分携日,斜风密雨送兰舟。共君无计夷犹。瞥眼垂杨夹岸,人影闭红楼。
叹前期渺渺,往事悠悠。
经春涉秋。梦尚隔、见何由。闻道吟侬旧句,红泪时流。
侬诗总好,问争如、絮语话绸缪。须抛却、莫费凝眸。
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还似妖姬长年后,酒酣双脸却微红。
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
背负琴书偶生还,赖有春风满故里。
故里渺居天一隅,因仍蔓草不堪除。
多谢先生肯游刃,号令雷霆一扫驱。
旧弊忽消新庆长,老稚相携纷击壤。
坐使牛蹄一泓中,九万共抟羊角上。
只恐朝廷急英雄,割鸡不用烦屠龙。
政须太山来压卵,金阙唤回小令公。
陋巷嗟余空四壁,饿死平生无枉尺。
知音今有昌黎公,玉川得卧三竿日。
皇华临遣下彤墀,雨卧风餐益自怡。
口伐可汗初不识,得陪后乘始应知。
梦中翠凤飞来双,驾言后土逊名邦。
手持玉简判红紫,敛袂欲以诗城降。
粹容喜动日月角,揖我入对玲珑窗。
为言琼花返蓬阆,下界久矣无根椿。
乃今存者赝本耳,补亡以给青油幢。
人间识真盖亦寡,载酒嘉宾宁论缸。
黄冠诞谲谨勿信,传讹听舛其言咙。
为花作辨氏子,谬妄补入黄锺腔。
耳庸目陋惑世俗,其罪不能三赦蠢。
朱云之孙亦奇士,文有气骨丰而厖。
谓琼赤玉匪为白,不比俗论纷茸尨。
诗筒往来捷於响,夜发严鼓声逢逢。
咨尔岳为谢此老,壮哉寸管飞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