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那许烛珠瀛,春梦还须失夜声。痛哭谁收妻子泪,悲歌未了弟兄情。
文明祇为天涯出,魑魅相应海上迎。五百年来公不死,当时何必厌馀生。
猜你喜欢
风景自今古,斯亭今是非。
绝怜江水去,还有故山围。
得失同千虑,成亏共一机。
所思惟谢傅,不但胜淮淝。
小雨满前轩,浓阴不时卷。随风气潜润,竟日花微泫。
池光惨澹昏,楼危依微辨。寒添夕景长,坐逼秋容晚。
楚客歌泬寥,吟怀孰云浅。
满眼山河拱上都,乾坤局变古曾无。紫霄竟日天沉醉,碧血中原鬼乱呼。
苍海茫茫求大剑,朔风浩浩发阴符。湘累幽怨兼身世,泽畔吟成泪欲枯。
天秋山气深,日落林景翠。亦知后骑迫,且复一流憩。
环瞻峰列屏,迥瞩泉下濞。永怀仙陆子,久挹浮丘袂。
于今知几载,故宇日荒废。空馀醮坛石,香火谁复继。
更怜韦刺史,五字有真意。虎竹付归人,悲风起横吹。
沉吟向绝迹,浩荡发幽寄。来者知为谁,念我傥三喟。
人之亲爱,至性所有。维兄与弟,如足如手。兄弟急难,我心则疚。
兴言赴之,匍匐敢后。沿江历湖,自南而北。遥遥万里,敢遑暇息。
亦既晤觏,季也其羸。沦坠泥涂,伯也伤悲。矢辞吁天,天听高高。
伯也怦怦,中心孔劳。昔我始来,青阳肇序。日月云迈,岁聿斯暮。
念桑与梓,我行将归。顾视予季,予宁不怀。顾谓予季,予岂汝违。
予行复来,春以为期。鹡鸰之诗,在昔有作。兄弟急难,视古何怍。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shù)道,远近听泉声。
涧(jiàn)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jī)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
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
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
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参考资料:
1、注释译文来源:《人民文学》08年15期《平麻晚行》诗校正与注解
怀土:怀恋故土。
戍:防守边疆。
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羁心:亦作羇心,犹旅思,羁旅的愁思。
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百年,和千里,又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围。
戍道就是为了防守边疆而修的战道。王勃是非常渴望从戎报国的。在《滕王阁》中,他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柳宗元的《小石潭纪》中一段极其别致的描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诗中,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高低错落如何,远近鸣环又如何。作者在这里追对它们作了粗略的带过。
涧叶繁密到无法细分颜色,山花也无法辨名。照理说,已经是迷花倚石的境界了。然而,即使见到了仙境般的景色,这种景色,现在仅仅作为诗人羁心的反衬了。诗中,一个才分色和一个不辨名,是不着一色,而写尽风流。其妙处类似于希腊神话中,征战十年怨声连连的士兵看到海伦之后,心甘情愿的留学卖命。(呵呵,跑题了)。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只道,我的愁思到哪里才会结束。言下之义就是还乡。独在异乡,那种孤独和凄凉,日暮都会浮现和膨胀。柳宗元的小石潭竟然让他凄神寒骨。所谓的“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竟然变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招宝塘倾水浅深,会骸山古家销沉。
都缘世上钱神贵,地下刘伶改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