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洗尽离愁字,却到君行更断肠。梅福转逃名姓隐,严陵归钓水云乡。
烛花未落登楼梦,夜月偏怜载酒航。解缆垂杨春并往,浓烟深树怅苍茫。
猜你喜欢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xiāo)湘(xiāng)月,愁听清猿(yuán)梦里长。
江楼上醉饮话别橘柚正飘香,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
想象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1.
2、周啸天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0-131.
3、张国举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92-93.
潇湘月:一作“湘江上”。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泛指今湖南一带。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
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有《水经注·三峡》中描写猿声的意境:“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平野青芜合,长桥绿树低。客愁须白酒,春意属黄鹂。
落日乡关远,孤村烟水迷。清明能几日,却过浙江西。
几年乡郡说潭州,旌节今来亦壮游。青嶂近收衡岳雨,沧波遥接洞庭秋。
谁家帘幕朱垂地,到处菑畬绿满畴。幸是圣明文化久,夜深闾巷有歌讴。
弊庐补葺虽劳力,且得幽闲住此身。
旧友误称吟笔长,诸亲争笑罢官贫。
近檐竹密妨巢雀,当户花疏见路人。
所虑久晴田事废,今闻高下雨皆匀。
溪缭飞虹听不潺,山雕翠玉望来寒。
门墙面水临桥静,今古无虞枕自安。
桐帽棕鞋非巧伪,花朝月夕几团栾。
个中习尚元淳厚,论性空烦喻决湍。
曰华曰子数俱九,细看峰峦何许多。今古画工图不足,冠卿诗奈九华何。
南越连阁徼,东瀛贡百兹。
军营威师阖,让室比官斑。
之子称时彦,群公誉早攀。
诗坛堪白战,幕府政朱颜。
横槊金飚动,谈兵玉帐间。
货通夷船富,民义国风还。
夜柝鲸潜海,春旗豹隐山。
摧琴游有暇,挈榼酒休悭。
将佐知书贵,动名待诏颁。
孟坚词讼作,留照汗青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