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梦,邯郸黍一炊。传家无长物,志墓有丰碑。
落日江湖泪,西风里巷悲。故园吟不尽,千古付他谁。
猜你喜欢
宇宙千年暮,丘山一老遗。头因忧世白,体为哭亲羸。
明月落何处,清风归去时。英魂招不返,回首北邙噫。
玉文山后灵岩寺,四百年来选佛场。
满地白云关不住,石泉流出落花香。
莫讶清霜两鬓斑,苍生疴痒苦相关。晨星谳牍昏搜雾,春雨开荒瘦斸山。
直道敢忘三代后,虚怀难满十年间。多君尚记相从日,冰雪襟期洽往还。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pái)徊(huái)。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líng)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经历大乱,流落到南国他乡,独自徘徊,在落梅如雪的晴光野塘。
渔舟惊起水鸟,又翩然落下;拂不去的杨花,飘飘扑来偎人依傍。
昔日的友好知己啊,而今多已逝去,我和庾信一样,暮年诗赋满怀悲怆。
眼看繁华的宫阙街市毁成瓦砾,天崩地陷了,惨痛的浩劫大殃。
参考资料:
1、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04:第404页
2、李明春,于翔选编.九州情思: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11:第68页
途经:路过。
季重:吴质字。子山:庾信字。
朝市:朝廷与市肆。陵谷:高岸、深谷。劫:梵语“劫波”的省略。
“”诗一开头,便点明了“世乱”这样一个大的背景。“见落梅”而人在“他乡”,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家乡的梅花。南方“他乡”的梅花已落,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梅花恐怕刚刚绽放吧。由此又想到故乡是否依旧,亲人们是否还都平安。然而,这一切却无从得知。此时诗人在这荒凉的野塘之畔独自徘徊。接下来二句“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虽是写眼前野渡无人、花鸟自得的悠然景色,实际上却通过环境的死寂,侧面地呈现出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流离,人口锐减的现实。“飞还住”、“去却来”又恰恰代表着诗人的悲怨忧虑,表现了“剪不断、理还乱”,挥之不去,拂之还来的烦恼思绪。
“”这是借用古人的故事,来叙述自己的痛苦境遇。诗人这里以季重、子山自比,说旧游之处许多老友都已死掉了,自己近来所作诗文极尽悲哀。这两句,用典极为贴切、恰当,从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到具体的感情脉络,典故与现实都息息相关。因而,不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大大丰富了语言的容量。
最后二句“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也是用典。据传,汉武帝开掘昆明池,在池底发现许多黑灰。到东汉明帝时,胡僧竺法兰来中国,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这二句是说:我亲身经历了战乱眼看着繁华的都市化为灰烬,夷为荒凉的平地,才相信昆明池底之物确是劫灰,天地确是由成而毁。从“眼看”到“始信”,不仅说明了变迁之大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其中蕴藏着人生如梦的深切悲伤和无力回天的哀诉。有着痛定思痛的彻骨之恨。语虽淡,但情至深。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感脉络清晰、连贯,节奏性很强,声音韵律与心绪的律动和谐统一。首联是引子,触景生情;颔联主要表达一种情绪,创造出浓郁的悲怆气氛。颈联直切主题,镂刻入骨,鲜明而深沉。尾联写所思所悟,言有尽而味无穷。
红豆生苗春水波,齐梁人老奈愁何。逢君只合千场醉,莫恨今生去日多。
攘丝夺麦人争略,烘日吹风天有年。汤饼元非小人腹,茧丝都作大夫贤。
晨背大河南辕。
跋涉遐路漫漫。
师徒百万哗諠。
戈矛若林成山。
旌旗拂日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