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语无多动造微,公于学问似生知。客游槐府珍遗帖,世诵樗翁序近诗。
握手最先门下士,伤心谁勒墓前碑。匆匆四十年间梦,忆到庐江下榻时。
猜你喜欢
勋名已盛端嘉日,身佩安危三十年。自去鸿枢开督府,迄辞鸱阁老平泉。
早看养马封侯将,晚作骑鲸捉月仙。纵道进贤冠最好,不须画此上凌烟。
三径旁临招隐溪,子真池馆叩林扉。拿舟雪夜多乘兴,步屧春风每醉归。
居舍相望一牛吼,官途常作二凫飞。试寻邀月持杯地,共觉劳生四十非。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根据理解,结合注释46及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句“俳优”应为“俳谐”。
曲学,乡曲简陋的学问。虚荒,虚假荒谬。小说,无足轻重之说。欺,欺人骗世。
这首诗是排斥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体现元好问尚雅的旨趣。我国自古就有“诗庄”的传统,语言庄重而优雅是古典诗歌的特色。诙谐游戏和詈骂的文字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当作游戏、调笑的工具,初见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李商隐《俳谐》,到晚唐时仿效的人便多起来。严羽《沧浪诗话》称宋诗“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苏轼却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予从汝去稀过此,即使经过亦惘然。乍聚酒杯须落日,久晴腊月有和烟。
向阳小草纤纤出,傍水浮云宛宛连。野立举天昏色起,好横酣眼望三川。
年年竞渡喧歌唱,雪屋崩银浪。如今不见木兰桡,门掩一庭微雨读离骚。
风前皓腕缠红缕,往事依稀数。多时忘却辟兵符,今岁重新提起暗嗟吁。
病骨癯然鹤一般,相陪夜坐万松间。
乾坤清气皆归月,湖海高人半在山。
吟苦心从天汉转,琴清身与岭云闲。
杯茶预约中秋节,五老峰头说太还。
郡城深僻处,车马罕经过。中有人多少,人和风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