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色飒成围,独倚三更万籁稀。
不觉肺肝生白露,空怜河汉失流晖。
东溟自窜谁还忆,北斗孤悬讵可依。
今夕太虚便相见,屋梁留照梦中归。
猜你喜欢
又名:望月怀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zhú)怜光满,披衣觉露滋(zī)。
不堪盈(yíng)手赠,还寝梦佳期。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99-100.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满院长夜漫漫。
颈联“”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
尾联“”:“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浮云卷尽看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飖玉浪中。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
往岁曾随江客船,秋风明月洞庭边。
为看今夜天如水,忆得当时水似天。
梦游山寺有馀清,邂逅来游却自惊。珍重秋风知客意,又吹好梦到江亭。
落木空山独往时,陶公遁迹已无诗。试看百首唐人句,岂是先生自寿诗。
蜡屐发兴屡,几为春泥阻。
此行不作难,霁色随步武。
不信忠良信诡随,于兹可灼乱亡机。东京党锢迷臧否,西晋玄谈混是非。
被祸枉投冠在地,复仇空拔剑挥衣。因知高蹈丘园者,不是区区爱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