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去烦燠,客心遂安舒。清流中浴鸟,白石下游鱼。
秋树色凋翠,夜桥声袅虚。南轩更何待,坐见玉蟾蜍。
猜你喜欢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参考资料:
1、龚勋.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启蒙经典-唐诗三百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70
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碛: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嵩岳基旧宇,盘岭跨南京。睿心重禅室,游驾陟层城。
金略徐既动,龙骖跃且鸣。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逦迤因台榭,参差憩羽旌。高随阆风极,势与元天并。
气歇连松远,云升秋野平。徘徊临井邑,表里见淮瀛。
祈果尊常住,渴慧在无生。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
鞠躬荷嘉庆,瞻道闻颂声。
一室偏幽寂,帘垂景晏如。门无俗士辙,架有素王书。
草色光风际,芸香过雨馀。工夫侔造化,动极复吾初。
故居荐山东,十载去不还。
故人庐峰北,一念长周旋。
风波既渺藐,岁月空推延。
园地益新好,亭馆故依然。
忆昔紫阳翁,沉醉春风前。
登览意有会,携提笔如椽。
银钩并铁画,灿烂疑蛇蜒。
至今雕梁上,日夕生云烟。
触事多思远,抚景良独妍。
秀色可览结,岚光渺无边。
斯文与斯亭,千古垂不刊。
望见乡山一抹青,霎时风雨暗前汀。天公也似人哀怨,每到斜阳一泪零。
阳公得种自蓝田,种在深山不计年。
雅爱茯神为伴侣,更邀枸杞作比联。
俗名谩自呼山羊,佳口由来号玉延。
啜尽羊羹殊可厌,藉渠风味涤腥膻。
拜垄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
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归鞍却望原头路,羃历轻烟物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