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在穷巷,归来生道心。五株衰柳下,三径小园深。
倒薤翻成字,寒花不假林。庞眉谢群彦,独酌且闲吟。
猜你喜欢
惨惨高秋兴,萧萧欲暮天。地荒逢败叶,日下听残蝉。
感物偏无赖,悲秋私自怜。如今已如此,何待二毛年。
摇落西风早,苍茫晚日斜。木兰休紫艳,篱菊委黄花。
兴似陶潜赋,愁如庾信家。向来吟思苦,直恐鬓霜华。
平湖净如练,光气日舒卷。秋水荷花鲜,西风棹歌远。
美人居上头,游子无时返。行见紫鸳鸯,惆怅天涯晚。
上方消息杳,传语落人间。南国持旌去,东吴衣锦还。
入门便绕膝,登马强看山。可过先公隧,荆溪第几湾。
步出夏门,遥望沧海。九河茫茫,碣石安在?鱼龙瀺灂,日月晻蔼。
三山何所,弱水浼浼。羲和曷往,鳌极孰宰。发鸠之羽,其心不改。
安期不死,桃实可待。悠哉沛乎,歌以未慨。
清晨策驽马,整辔南山隅。遥望长安城,飞观百尺馀。
峨峨青云端,甲第罗长衢。华镳若流水,轩盖何威纡。
各骋要路津,盈盈道中趋。人生若飞藿,奄忽随丘墟。
盛衰各有极,贵贱同斯须。何如命我友,斗酒鸣笙竽。
逍遥放情志,卒岁聊自娱。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己惜轻翎(líng)退粉,更嫌弱絮(xù)为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chéng)。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动人的琴瑟声也无法牵动我的情怀,我整日里掩上云母屏风独自伤情。已经暗自怜惜蝴蝶褪粉,更不满柔弱的柳絮也飘人水中,化为浮萍。
多事的春风吹散了残留的寒冷,暖意融融令人陶醉。帘外红色的花瓣纷纷落下,还能为谁系上那护花铃呢?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97页
蜀弦:即蜀琴,泛指蜀中所制之琴。秦柱:犹秦弦。指秦国所制琴瑟之类的乐器。柱:拨弦、架弦之码。关情:动情。
烘暖微酲:谓春日东风温煦,暖意融融令人陶醉。微酲:微醉。红雨、指花瓣纷纷落下。花铃:即为防鸟雀而置的护花铃档。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之景和抒发伤春怨春之情的小词。
首句即说春日寂寂,百无聊赖,纵是有动听的乐曲也不能引起愉悦之情。“蜀弦秦柱不关情”,既然琴瑟逸韵都难以使她动情,那么就只有整日地掩上云母屏风,独自忧伤了。“尽日掩云屏”,而掩上屏风,又是因为窗外春景,不忍再睹。那外面又是什么样的景致,“已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为萍”,蝴蝶已经褪粉,柳絮也飘落水中,这预示着春事已消歇。“已惜”说明他的惋惜怜爱之情,而“更嫌”分明是一种懊恼的情怀了。此二句景语,已蓄伤春之意。
下阕转写薄情的东风,“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醒”。表面的意思是,东风真是多事,吹散了春日余寒,送来融融的暖意,给作者陶醉的感觉。说“东风多事”,可是后两句“余寒吹散,烘暖微酲”。哪里是作怨语,分明是对春风褒奖有嘉嘛,这不是自相矛盾。
且看后面一句,“看尽一帘红雨”,李贺《将进酒》诗“桃花乱落红如雨”,史肃《杂诗》“一帘红雨枕书眠”,似为此句所本:那为何会花瓣散落如雨,满地落花狼藉?此一追问,便知当然是“东风多事”了。结合前三句,方知原来作者是怨东风带走了明媚的春光,尽管它吹散了余寒.送来了温暖,但它又摧残花落,令作者心伤。
花是春天的象征,落花飘零满地,意味这万紫干红的春天也将匆匆而去。遂有了结尾句的叹问:“为谁亲系花铃?”此处,作者反用“金铃”之典,意思是说东风刮得如此之甚,花瓣落成红雨。飘零殆尽,纵使惜花,在花枝上缀满金铃,可这又是为谁而系呢?“为谁亲系花铃”,结处此语,充满着愁绪无着,愁怀难遣的寂寞感和失落感。
整首词在写法上亦景亦情,情景相融,自然浑融,空灵蕴藉,启人远神,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