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
猜你喜欢
伏雨去来急,垄头收种忙。树高蝉愈噪,人倦影偏长。
稚手破新茧,衰肩沉夕阳。居家多老弱,讵奈半抛荒。
萧萧城南路,白杨蔽江麓。下有长夜台,阳景无由烛。
笳鼓日夜悲,往者不可复。呜呼徐徵君,仪表冠梧竹。
十三父早丧,孑孑影茕独。我时已识君,青灯照书屋。
十五学篆籀,钟鼎饱撑腹。镌模布词林,论议动群玉。
生计日萧条,名声愈清淑。母也老而病,伯兮苦盲目。
君能谨温凊,膝下供水菽。鬻衣聚诗书,呼弟对床读。
亹亹药石言,朋类素钦服。嗟余苦参商,不得时相属。
昨从燕山归,君已卧帷褥。握手情既多,剪韭荐醽醁。
出门不忍舍,扶杖意凄蹙。凌晨讣书来,捐馆已踰宿。
哀君多艰虞,胡忍逝之速。日落旦复升,月亏望还足。
君往不复返,使我泪盈掬。既无中馈嫔,又乏南山粟。
何人为脱骖,慰此倚门哭。云浮白日阴,惨惨风号木。
九原多黄壤,宿草长新绿。平生布衣情,裹鸡酹寒渌。
曹务局终朝,斋居暂休沐。松阴生昼寒,竹色连苔绿。
懒从醉吏喧,时对高僧宿。毋将簿领来,秽此山林躅。
萧萧飒飒,惨惨凄凄,飞来何处秋声。似雨还风,梧桐叶底寻声。
香老豆花篱角,怕吟蛩、絮出秋声。蕉窗畔,漏疏灯一点,微逗书声。
惊起惺忪茶梦,是相如病渴,炉沸泉声。片月长安,万家同捣衣声。
今夜板桥霜冷,唤行人、野店鸡声。荒城外,听鸣笳、寒杂漏声。
秋风离九陌,心事岂云安。曾是求名苦,当知此去难。
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醮星坛上雯华湿。露泫光如滴。步虚声里月方中。看取蔚蓝浮翠满晴空。
黄庭内景经初了。宝鼎沉烟小。清微虔叩玉宸君。正是天心子半夜初分。
碧瓦楼头绣幙遮(zhā),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xù),不雨棠梨满地花。
碧瓦楼头,锦绣的帘幕高高垂挂,小红桥外,绿色的小溪弯弯横斜。
即便风停,轻柔的柳絮仍满天飞舞,虽然无雨,地上已洒满细小的梨花。
参考资料:
1、朱德才,杨燕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6页
碧瓦:绿色的琉璃瓦。绣幕:彩绣的帷帐。遮:楂,起韵。赤栏:红栏杆。
棠梨:又名白棠,蔷薇科。落叶亚乔木。
这是一首通篇写景的七绝。乍看起来,是一首绝妙的春日即景小诗。作者笔下绚丽的暮春景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富有生趣的图画。近景,富丽堂皇的碧瓦楼前垂挂着锦绣的帷幕;远景,浓墨重彩的朱栏桥外,横斜着一泓清溪。在这无风无雨、气朗天清的春日里,桥下,绿水淙淙;空中,柳絮飞舞;地上,梨花铺雪。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气仿佛从画中溢出,给人以身历其境之感。读者可以从诗人描绘的优美图画中,享受到赏心悦目的自然之美。
这首诗难道仅仅是描写自然风光。从“碧瓦”这个别开生面的题目,我们可以窥视到作者的深意和奥妙。雕梁画栋的琉璃瓦楼房,不是富丽豪华的苑囿,就是王侯将相的宅邸。再联系诗中的绣幕、赤栏桥和附近大片的柳林梨园,南宋小朝廷偏安半壁河山,在西湖歌舞升平,恰似燕雀筑巢于幕上,不知祸之将至。这首诗描写的焦点。诗以“碧瓦”为题,意在导引读者由此去寻求题旨。
首句“碧瓦楼”外观华丽、美轮美奂,却不知道楼里的人在做什么,被绣幕遮住了,人们看不见。诗人之所以不描摹幕后的情景,用心就在于让读者去想象:偏安一隅的王朝显贵,上至天子、下至宠臣,此刻都沉醉在一片笙歌酒色之中,中原的万里疆土,换来了他们的碧瓦楼。绣幕遮住的里面,肯定是一幅醉生梦死的寻欢作乐图。朝廷如此腐败,国事也不值得一问。
诗的下联看似风花雪月的景语,实为感情至深的情语。现在是无风无雨、气朗天清、柳絮飞天、梨花铺地,但若一番风雨后,匆匆春归去,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借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不能长久的。诗人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坠绿残红、飞絮飘雪、落花流水之景,以此暗喻南宋小朝廷偏安局面的岌岌可危,意境与辛词相似,但笔调却更为凄婉。
这首诗画外有音,意寓言外。读者如深一层去体会,便能领悟到言此意彼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