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看山眼便醒,故人相值说云萍。
了翁屋后晚烟碧,茂叔阡头秋草青。
绝壑雨过溪水响,高峰月上谷云停。
鸟巾漉酒菊花店,醉拣陶诗书纸屏。
猜你喜欢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秋天的景象萧索,西风凄厉,使梧桐落尽叶子,又送来了几声新燕的鸣叫声,几声稀疏的号角声。
秋景秋声都那么悲凉,促动游子思归的心。四处漂泊,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无法相见。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不知怎样地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孤负:辜负。黄花:菊花。
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离人的愁绪,更何况此时此刻已不是黄叶方飘的初秋,而是“梧桐落尽”的深秋呢?词人于“西风”下着一“恶”字,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然而“西风”之“恶”还不止于落尽梧桐而已,作者巧借此调叠句之格,在强调“西风恶”三字后,又引出“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幽咽凄厉,声声扣击着游子的心扉。这样,整个上片写出了一派浓重的秋意,为下文写游子的愁绪渲染了氛围。梧桐叶落、西风、雁声等意象的描写,为下阙游子的孤寂之情的抒发,奠定了基调。“离愁不管人飘泊”。离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这里却将它拟人化,“离愁”完全不顾及游子四处飘泊的痛苦处境,久久不去,折磨着人的心灵。“不管”二字,包含着多少无可奈何之情!“年年孤负黄花约”,游子的离愁如此难以排遣,原来更有着期约难践的歉疚。想当初,临别这际,自己与恋人相约在菊花开放的的秋天重逢。可是,花开几度,人别数载,事与愿违,年年负约,每念及此,怎不令人肝肠寸断!紧接着,作者又用叠句将笔触伸向天边,从恋人的角度写情。有味的是,作者只是描写了她的居处:“几重庭院,几重帘幕”。然后,戛然而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余地。那深深庭院里、重重帘幕中的人儿是怎样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孤寂,年复一年地翘首盼望游子归来,已是不言而喻了。总之,此篇以直笔写游子离愁,以墨写闺人之幽怨,两地相思,一种情愫,在萧杀秋景的环境中,更显得深挚动人。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洞天何处是,休日漫寻真。老鹤来迎客,隔松长似人。
茶炉敲火急,丹井汲泉新。风景秋过半,烟霞晚更亲。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
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诏书催发太频频,千骑东来喜望尘。
不为寻芳宁较晚,固应入境便颁春。
风和渐觉旌旗转,野旷遥闻钲鼓新。
千里嗷嗷方待哺,自惭何以慰斯民。
倚剑西湖道。望弥漫、苍葭绿苇,翠芜青草。华表凄凉市朝古,极目暗伤怀抱。秋色与、芰荷俱老。桂棹兰舟聊遣兴,仗金风、吹使芙蓉破。柳阴里,堪少坐。衷肠底事君知那。要繁弦急管,又且沈酣则个。烟水冥茫黄叶断,嘹唳数声雁过。醉归去、山寒云暮。整日消闲镇来往,问城南、老树知渠麽。黄鹤氅,青纱帽。
物为万民生,人为万物灵。人非物不活,物待人而兴。
男女天所生,夫妻人所成。天人相与外,率是皆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