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翠入虚幌,纷披散回飙。非烟还翳翳,不雨亦潇潇。
朝光凝竹简,晚色借山瓢。试从明处见,复讶暗中消。
尚拟题名姓,因诗寄廓寥。
猜你喜欢
疾风知劲(jìng)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参考资料:
1、余建忠.古代名诗词译赏.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7-58页
2、宋厚泽.唐诗三百首精读故事(上册).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页
3、游光中黄代夕.中国古代哲理诗译注上.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页
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智者:有见识的人。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江上一山横,偶来同住。山北山南共来去。今朝何事,目送征鸿轻举。可堪吹不断,梨花雨。千里莫厌,重霄云路。飞下彤庭伴鹓鹭。柴骝乌帽,看尽章台风絮。故人应问我,今何处。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绿树无多雨过,青山一半云遮。
断岸野桥春水,闭门茆屋谁家。
廿年作伴是相知,每岁花开红满枝。
可惜一朝零落尽,暗香疏影问谁之。
诗句临离袂,酒花薰别颜。水程千里外,岸泊几宵间。
风叶乱辞木,雪猿清叫山。南中多古事,咏遍始应还。
檐前日夜纷纷雨,槛外园林处处萤。徙倚独怜词客远,满途兰若为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