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犹半野,闲来潭上游。
非因恋幽赏,聊欲散烦忧。
澄波鱼棨夕,荒竹鸟吟秋。
不是愚溪上,胡为吾久留。
猜你喜欢
回乐峰(fēng)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shuāng)。(回乐峰一作:回乐烽)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718页.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16页.
3、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09.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城外:一作“城上”,一作“城下”。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断云归岫,长空凝翠,宝鉴初圆。大光明宏照,亘流沙外,直过西天。人间是处,梦魂沈醉,歌舞华筵。道家门、别是一船清,暗开悟心田。
鸿汉景德,盛楚连徽。灼灼中垒,入奥知微。殊源别派,复属清辉。
伊我兰执,升堂启扉。
宴游忽永,心期靡悔。代历四朝,年逾十载。朋居缱绻,余违尔诲。
岂独秋兰,结言为佩。
事有离会,心未江湖。昔分湘济,今别荆吴。安得理翰,同飞故都。
情劳伊尔,念切纷吾。
追念生平,欢友非一。讽雩斯五,披林者七。方驾清衢,置酒兰室。
离役代有,兴言涕溢。
山邦务寡,陕辅任隆。才否虽异,劳逸不同。幽岩何有,丹桂为丛。
结枝以赠,寄之飞鸿。
峨峨令藩,腾芳戚右。缉兹江汉,实寄僚首。在德易充,为名难朽。
愿言可获,岁暮携手。
凫元无术肖鹄,夔也无心怜蚿。风砌对花软饱,雨窗支枕熟眠。
天涯同失路,君岂不怀归。客久行囊罄,家贫生计微。
同来知己散,便道故人稀。独有荆南吏,或能怜布衣。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
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
铁杖君家收几年,更原古意赋成篇。
寄来岂为资抚策,应见予心老益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