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日之雪一何大,一尺一半自昨夜。望中飞絮已迷天,安得犹窥凤城瓦。
横街十丈滑如油,短驴难踏转生愁。江边总有梅花发,诗客应无一个游。
猜你喜欢
晴天好驴稳如坐,鹅眼黄边只十个。
今朝百个不教骑,早起怀人午将过。
此时观中杨道人,三四黄冠拥火盆。
东边殿阁高无数,笑指瑶池白玉京。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qǐ)者,不是养蚕人。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参考资料:
1、田国钰.《中学生古诗文助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8
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诗首两句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后两句揭示蚕妇是因为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而伤感。蚕妇之所以会痛哭流泪,是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美丽的丝绸衣服的。诗人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儿女长须婚嫁,朋友来须应酬。应酬重费青眼,婚嫁未了白头。
虚阁势峥嵘,高陵涿鹿城。前瞻青巀嶭,下阚碧澄泓。
弊宇随时去,雕甍不日成。佳莲供夏景,乔木送秋声。
乳鹭欣双入,北鸿想万程。风生舜弦古,月射庾楼清。
隐隐分行客,憧憧悯细氓。凭高愁自失,怀远恨难平。
赏纵棋兼酒,吟羞石对瑛。炎蒸登览者,方爱此嘉名。
昔为并晋游,识子十数载。当时乡曲誉,学行已可爱。
公卿察廉孝,一命果沾霈。飘然从宦游,万里适剑外。
标操本孤直,锋棱苦磨淬。研味冰蘖间,规为准绳内。
素节虽有常,往往骇流辈。违顺既殊途,指此作瑕颣。
好恶贵必察,丁宁昔贤诲。群言徒尔为,终有公议在。
北归太行道,极顶见嵩岱。下视丘与阜,岌屹殊琐碎。
洪河天外来,势欲浮大块。吁嗟众流小,奔走争合汇。
长吟助超轶,壮气增感慨。善恶忌太明,与夺宜少晦。
此语所系重,非特论进退。数路盛得人,期君赴亨会。
三心本一一元无,捏聚分开只是渠。见在更能无染着,未来过去总归虚。
看云迁,看雨眠。菜甲冲寒出,蜂房背湿悬。多病音书谁为寄,旧游踪迹尔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