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禅寺此重临,风景无殊昔与今。日映鲸波环宝地,洲联鹭渚曜珠林。
古藤绕壁连僧舍,老树迎风起梵音。塔纪慈恩遗事在,胜游谁继杜陵吟。
猜你喜欢
一簇珠林涵碧海,浑如弱水浸蓬莱。月明禅榻清无际,露冷菩提绝点埃。
洗钵梵扬龙已伏,寒松烟暝鹤归来。座中诗客多题品,醉墨淋漓洒绿苔。
风中到香界,独往意泠然。
步引花木乱,坐看洲岛连。
一林寄空水,满院生云烟。
正此化心寂,钟声松外传。
金刹嵯峨瞰碧流,狂歌时喜一遨游。诸天有像烟霞古,净土无尘草木幽。
香篆煖回山殿雪,磬声寒彻海门秋。逢僧话久归来晚,不觉城南月满楼。
金璧楼台倚碧虚,此中风景似匡庐。绛龙一去海云杳,玄鹤数声山雨馀。
茶鼎烟寒僧落漠,法堂苔满客踟躇。荒塘何处寻前劫,静看浮沤幻影疏。
仗剑行千里,微躯(qū)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líng)恩。
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
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微躯:指自己微贱的身躯,作者自谦之词。
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大梁客即指信陵君的门客,犹指侯赢,此处代指诗人自己。信陵:地名,今河南宁陵。在这里代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曾养食客三千人,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信陵恩即指信陵君礼贤下士,此处代指武陵太守对作者的恩惠。
古时“答”是一种敬称。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前一句是告辞,说明自己的去向;后一句就是表达对太守的谢意和尊敬,或者说是感激和忠实。
从文采修辞上讲,诗中用典故表露自己的心意。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国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信陵君,他既是有才能的霸主,又是广纳贤才的爱才之君,因此门客们都很愿意为信陵君效力。诗中的大梁客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后面的“信陵恩”比得是田太守对他的恩德。有些评诗的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此体中才与学俱无用也。五绝,仙鬼胜于儿童子女,儿童子女胜于文人学士,梦境所作胜于醒时。”意思是用贤德先人的典故来做五言绝句的素材最能发挥五言诗的长处,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五言绝句。《答武陵太守》中就用典故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意,仔细想想确实将忠心委婉妥当得表示了出来,不流于轻浮,读起来也不会使人觉得仅仅是泛泛而言,没有诚意。对于表示感情,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在此诗中,诗人一腔侠义之情再现得淋漓尽致,透过没有任何“形似之言”的四个短句,读者可以看到颇有英雄豪气的诗人形象。诗人借用信陵君的典故,直抒胸臆,有直接撼动人心的力量。
青山行不尽,转入道场幽。孤塔云相拄,双溪水合流。
舟移石不碍,星落影还浮。俯仰看今古,能无忆醉游。
池馆何人扫劫灰,春阴又见长莓苔。水杨柳绿风初过,山鹧鸪啼雨欲来。
草色拖蓝迷竹径,花枝缀锦照金杯。纵教不是兰亭会,也欲寻诗日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