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垂枝上花,宛恋枝头鸟。花与鸟无情,鸟自怜花好。
猜你喜欢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nǔ)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钱塘江风景从古至今都可称为奇丽,按照惯例,太守都能用诗词表情达意。我这个背负弓弩的先驱在哪里?我的心已飞到钱塘江以西。
春花落尽之后,绿叶翻飞之时,细雨凄凄。眼下我正怀着怎样的一腔情绪?怎敢面对新官,向着旧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215-217
2、薛玉峰.苏东坡词今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9月1日:11
先驱负弩:指在前面迎候的官员。负弩:背着硬弓。弩,用机械发射的弓。誓江西:誓江作浙江,这里指钱塘江。西,向西面飞,此处活用为动词。
若为情绪:等于说何以为情,或难以为情。按此句与后二句为倒文,应当依照“更问新官,向旧官啼,若为情绪”这一语序来解释。新官:指后夫隋越国公杨素,“旧官”指前夫陈太子舍人徐德言。
上片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写对杭州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钱塘风景古来奇”一句,是对杭州美景的高度概括,涵盖了时、空两个方面,用一个“奇”字点明了它的审美特征。杭州是两个太守做官的地方,从这里落笔来写就十分自然了。接着,由地方写到长官:“太守例能诗。”这句由唐诗“苏州刺史例能诗”变化而来,移用于唐时在杭州交接的新、旧太守,便很精切。旧太守陈襄是位诗人,在杭州与苏轼多有唱和,有《古灵集》存世。新太守杨绘也是位诗人,原有集,已佚,《全宋诗》尚收其诗十首。杭州“太守例能诗”,后来成了佳话,连苏轼本人也包括在内了(苏轼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出任杭州知州)。后两句为又一层,写对迎候新太守的场景的想象:走在前面迎候新太守的官员在哪里呀?我的心已经从钱塘江向西飞去了。因为杨绘取道西面的苏州,所以词人说“心已誓江西”。两句通过想象和心理描写,显示了迎接新太守的热情和真诚。
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三句,描写了秋天花谢叶落,苦雨淅沥的景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浓厚气氛。如此着笔,完全是为了烘托送旧迎新时的难堪:“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意思是说,还要问一问两位太守,当新官面对旧官,杭妓哭笑不得的时候,你们的感受如何呢?其所以如此问,是因为唐宋时赴任迎任,有官妓为先导的风习。这里运用了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典故,却作了“质”的改造,使原来的“悲剧”变成了“滑稽剧”。试想对身为官妓的“杭妓”来说,前任“旧官”与后任“新官”杭州太守哪里是什么前夫、后夫?既然如此,又哪里谈得上什么哭笑不得!词人这样写,只是一种游戏笔墨,向两位同僚寻寻开心,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友谊的一种表示。
全词围绕着送旧官、迎新官来写,且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既赞美了风景,又有对人物的评价和细致的心理刻画。虽是应酬之作,但表达得很风趣,也没有阿谀之情。
年华无限景,况复上高台。
晓气先明树。春寒不著梅。
幽禽仍早啭,戏蝶即双来。
此地流霞意,同谁一釂杯。
千山万山渺何处,塔影层层国清路。斜阳林外送微风,布袜萧然蹋云去。
寺外澄潭一镜圆,连漪倒浸青苍山。长松蜿蟺落潭底,白日疑有蛟龙眠。
泉声曲折引我入,菩提一树高摩天。庞眉老僧可人意,为我扫石开禅关。
匏樽酌茗荐瓜果,野味足洗官庖膻。坐来庭径转岑寂,修竹杳窱闻清猿。
北窗跂脚许高卧,冰簟荫借青琅玕。始知物外即幽旷,化城何必离人间。
念昔平生俱道长,行骖劫劫无停鞭。三年席帽客京国,口识甘苦难为言。
今岁崎岖浙东道,水浮陆走行三千。人生如此竟何为?空使惨戚凋朱颜。
誓从今日抉尘网,山深林密行盘桓。桃花流水跣足渡,嵬峨半醉来参禅。
三月莺华江不寒,归船如马坐来安。眼观城郭人民旧,心觉形骸礼数宽。
翁试抱孙忘老去,饮初留令喜杯乾。羹墙俎豆常常见,自是他年易作官。
江草萋萋雨露新。金盘泪满淡铜人。开关欲讼中央帝,知否人间怕见春。
耕栗里,啸苏门。娑婆劫外定中身。朝来濯发晞余目,一卷黄庭草不真。
天遣三山裹一隈,漫空花雨舞亭台。狂奴易惹山僧笑,忍字工夫做不来。
碧玉凉梳落枕边,懒梳双鬓学新蝉。恩情不及班姬扇,纵是炎天亦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