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春风二月三月天,桃红李白纷妖妍。清歌妙舞欢未了,落英满地生愁烟。
又不见天南海北荒村道,极目萋迷总芳草。牵愁引恨不知名,可惜流年为情老。
人生光景何匆忙,欢娱易过哀思长。楚乡旧忆今无恙,湘江水碧湘山苍。
晴日宜晴雨宜雨,幽谷年年悄无侣。荣枯喜乐两超然,老去心期只如许。
岁月悠悠忽复残,微霜欲度晓风寒。依悽共结同心约,淡薄谁将冷眼看。
百亩幽芳连九畹,佳人一去何时返。旧游衣佩向谁边,白石野篁孤月晚。
草色逢春处处芳,公门桃李满康庄。惟应老谢庭前植,卒岁长含雨露香。
猜你喜欢
岸芷非佳品,江蓠亦凡草。芳姿独有水边兰,岁晏无人香自好。
晓风吹叶何猗猗,夕露滋花更绝奇。老天岂亦妒贞色,故遣深藏棘树枝。
兰兮兰兮久寥落,饱阅冰霜在丘壑。我将置之五云中,看尔扬芬满台阁。
明月在檐楹,披衣我独行。如何一步地,偏生万里情。
去去我欲眠,明月不须明。
裁得虬枝汇画图,迎薰锦盖翠云铺。相看各具参天意,老干矜矜势未孤。
圜丘报本始,黍稷荐芳馨。上帝鉴下土,兹坛朝百灵。
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猗那协音律,于穆想仪刑。
锡福思无疆,四海歌咸宁。
到底几时归,门外连天芳草。刚是海棠花谢,又荼蘼开了。
红灯夜夜卜,金钱遮莫雁鱼杳。试把一春轮指,有梦儿多少。
五风十雨亦为褒(bāo),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风调雨顺本是上苍的褒奖,可如今难得一见哪!每到夜晚,皇帝都要焚香祷告,祈求风凋雨顺,香烟阵阵沾染着龙袍。
皇上您也应当知道,雨不下来,是雨也害怕而今的捐税呀!当年的申渐高不就笑着这样给他的主子解释过这种现象吗?
参考资料:
1、季镇淮等.历代诗歌选(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260
2、葛杰.绝句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11
3、周啸天.元明清名诗鉴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441
都城:京城,指北京。渴雨:干旱无雨。摊税:摊派税赋。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指风调雨顺。汉代阴阳家以为“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是太平的征象。褒:赞美言词。薄夜:傍晚;夜初。薄:迫近。御袍:皇帝的龙袍。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歌巧妙用典,寓庄于谐,以轻松幽默之笔,写忧民之心。
首句“五风十雨亦为褒”,用语含蓄,谓五风十雨原是古代对政绩的一种褒美之辞,如今“都城渴雨”,则政绩无由得见。言外之意,而今大旱是上苍对朝政混乱的怪罪。
次句“薄夜焚香沾御袍”承首句,写神宗皇帝祈雨时的情景,皇帝夜间焚香祈雨,以致龙袍上都沾满了露水。乍看对神宗有赞美之意,诗人似乎是在恭维神宗皇帝,其实只是诗人欲抑先扬,明褒实贬的手法而已,诗人的揶揄之意十分明显。
三四句笔锋陡转,引用典故,诗人借用申渐高的故事进一步讥评时弊,对神宗皇帝的祈雨进行了嘲讽。申渐高是五代时吴国乐工,当时关税很重,商人苦之,正逢都城大旱,中书令徐知诰问左右:“近郊颇得雨,都城不雨何也?”申渐高作谐语答曰:“雨畏抽税,不敢入京耳。”皇帝应该明白,雨也害怕抽税,一方面是装模作样,惺惺作态地薄夜焚香,另一方面却又巧立名目,对人民苛捐重税盘剥,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显得是十分滑稽可笑。这正说明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虚伪和无耻。神宗祈雨的虚伪,至此被揭露无遗。
这首诗语意含蓄,用典贴切,讽刺性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凤舞龙飞地脉优,挺生人杰说婆留。潮回龛赭三千弩,地拥金汤十四州。
承宠树皆披锦绣,称藩臣和息戈矛。栉风沐雨辛勤甚,圆木惊眠老未休。